今天抽空又看了遍最新的53和54,丞相将死,夫人和沈清之间彼此心知肚明但谁都不愿提及的限期来临,在汉化开虐之前,我们可以整理下围绕着丞相的时间线。
从一个胖老头到死时消瘦的不成人形,作者持续画了丞相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卧床昏迷的狂躁、身上突然明显的斑和腹水等一系列(其实很科学的)病情发展。由于早期基本是沈清视角,关于丞相这条线有太多藏在水面之下的情节,因此当后期转到夫人主视角时我们突然发现,如果这是一个游戏,沈清和夫人……基本是普通模式和困难模式的区别。
印象中,自两个人勾搭上起基本形影不离,只存在三次短暂的分开。
第一次是沈清在外面挨了打,自觉穷途末路,结果夫人不仅保护她还包容她,瞬间刷满了她的好感值,让她再也无法嘴硬,而是真正说出了心底最想要的东西:……请一直找我,不要变心,不要赶我走。
无视团德的警告,也要一厢情愿留在她身边,这是沈清的认知。然而在她养好伤,有些忐忑的去见夫人时,反而是夫人十分心急的说:淸怎么才来!我等了你好些天!
沈清为夫人的态度松了一口气,并察觉到夫人的心不在焉,于是没话找话的说:您真厉害!短短几天,给丞相喂汤药就能一点都不洒了呢!
其实细想这句话,包含的信息量挺大,夫人对沈清有所图谋,看到沈清几天不来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这很正常……但她有必要心急到这个地步吗?
一个养在深闺的15岁女孩子,从一开始看到沈清示范都会晕倒,到短短几天喂药一点不撒,可以想象她这几天发生了什么,沈清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发现夫人实际上腹背受敌。
第二次就是沈清失言,夫人几天不让她入府。表面上这是夫人生闷气,实际上从团德出入府上讨论祭祀、突然有人非议夫人的着衣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丞相开始病危的时期,儿子对夫人的施压越来越大,夫人在这个时候和沈清保持距离,多少是有着不想把她卷入的考量。
证据就是沈清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惊讶:清儿你怎么在这里?然后在沈清说出“轿子是村里人打落”时瞬间明白了自己境况的危急。她沉默,强撑,摔倒了也一语不发,因为不想被沈清说自己只会哭哭啼啼,尽管她此时的情况就算委屈到落泪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之后两人和好如初,无法抗拒沈清的温柔,又不想把她卷入,就只能自己承担更多。在和沈清最快乐的日子里,她把沈清保护的极好,完全没有走漏半点丞相的消息。而私下周旋在儿子儿媳之间,连给将死的丞相吸精气这么荒谬的事情都在做,甚至宁可被兄长打而无一句辩白。当沈清发现后,那句“你不用担心,为了不让他死,我已经在做各种努力……”让沈清都不忍再去说破,听的心疼又心酸。
夫人的聪慧无需置疑。作者画出来的她,好像每天只是在无所事事拉着沈清一起玩闹的大小姐而已,可细想之下,一个远嫁而来备受孤立的小女孩,她什么时候了解的团德家庭情况?什么时候知道的人迹罕至的丞相府祠堂?她甚至连前夫人作的诗词都随口背得下来!
夫人曾自谦纸上得来终觉浅,自己不知道外界的一切,只知道轿子中的,府中的……可短时间内能把府中的事了解到这个地步,也堪称运筹帷帐了。
聪明绝顶,奈何身处绝境,而她还想竭尽全力去保沈清的平安。丞相死后,夫人如惊弓之鸟,屋外一点点声音都让她极其紧张,而她所做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迅速给沈清塞些首饰遣走她——沈清的安危已经凌驾于她自己之上。之后的被迫表态,急中生智的颠倒黑白,亲手扯下的红线手环,归根结底都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表现——此时的沈清离她越远,越是安全。这就是她们第三次的分离。哪怕再也无法见面,哪怕被沈清误会,同样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重要,夫人的这份觉悟,率直的沈清未必做得到。
可努力到这个地步,还是没能阻止沈清成为祭品。她依然没有放弃,利用手中的一切为沈清解出一条自觉两全其美的活路,却没有得到回应。这也是作为丞相府夫人的她困惑不解的地方:……为什么不答应?为什么要露出那种受伤的表情,你到底想要我怎么做啊……
夫人的踌躇,在于她此时的极限是在丞相府内,她无法跳出那些她曾经为之泯灭自己的条条框框,也因此作者特地画了在丞相府的一门之隔间,沈清对她说出到此为止的话。沈清并不想伤害夫人,但她清楚的明白,自己绝对没有保护夫人的能力,也无法进入她真正的生活,流落街头的小乞丐和门第高贵的相府夫人之间的梦已经结束了。
但沈清没有想到的是,夫人因为她真正的踏出了那道门,这个意义上来说,夫人说沈清给了她生命也是实事求是,如果没有沈清,一个在婚船上就求死的新娘,是断没有那么强烈的求生意志的。而沈清,如果没有夫人,恐怕也无法获得那么清澈的解脱感。
在月夜下同一天许下求死愿望的两个女孩子,注定会因为彼此而获得新生,因为看似残酷却其实很温柔的不仅是夫人,还有剧情。
(下图为作者最新推特改图,我实在不知道这样的作者要怎么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