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adsuki 于 2017-4-15 02:13 编辑
本人文筆並沒有很好
單純回答我覺得可能沒啥說服力
這邊就稍微闡述一下自己對於百合歷史的一些親身經歷與觀點
來給大家觀看討論,這樣可能比較有幫助
不過真的要說的話我覺得寫三頁大概都寫不完...
當然內容多是個人觀點,可以不當作討論
就當一個普通觀眾寫的小故事看看
如果覺得文章太長廢話太多文筆太爛大家可以當作沒看到~
本人生於1987年 雖然從家裡有電視開始時就有在看動畫
但真正的想要去看 去追動畫,大概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
而在動漫畫中百合這個詞開始廣為人知 大概是在我大學期間出現
在開始討論之前,我覺得應該先把 [百合] 兩字拿掉 單純回到最原始觀看一部動畫,一個作品的討論
畢竟百合這字其實有點抽象,每個人的心裡的百合可能都不太一樣
(我所知的百合是在ACG中誕生的,基本上也就從ACG的作品中來討論百合,ACG以外的基本我還是會以lesbian等詞來稱呼)
這種情況下的討論比較難取得一個共識
這就有點像是雞與蛋的問題
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其實這道理大家都懂
蛋破生雞,雞大生蛋,既有其生,必有其死
不過就是個循環而已
但循環這個結論是以一個旁觀者才能得出的結論
我們終究是肉身之人,沒辦法站在神的角度來觀看這些
道理雖然大家都懂,但當這問題輪到你時 你終究是得選邊站
看是要站在先有雞這邊,還是先有蛋這邊
把雞與蛋的問題放在這裡,可以說就是變成了
先有作品,還是先有百合的問題
如果要我回答的話,我會站在先有作品這邊
就我個人來說
我是因為看了瑪麗亞的凝望才喜歡上百合的,而不是因為喜歡百合才去看瑪麗亞的凝望
重點是放在對作品的欣賞,而不是放在百合這種形式上的討論
百合的歷史,可以說是各種動畫漫畫,遊戲作品等匯集而成的歷史
我就單純藉由我自己看一些動畫片的感想,來探討百合的歷史
跟現實比較無關,單就動畫方面來看
先說說美少女戰士和少女革命吧~
美少女戰士:
那個時代,電視頻道跟不現在一樣,有一堆頻道可以讓你選
而且小時候沒啥時間觀念,動畫是哪一天幾點撥出都不知道
更多的是到錄影帶店去租回來看(而且還是母親去租的,小時候根本不會一個人跑出門..)
所以美少女戰士大多是看錄影帶上的
而且時間久遠,加上當時還小,記憶都忘得差不多了
在百合會,大家若提到美少女戰士,那一定幾乎都是遙滿
而在我個人印象中最深刻的,大概就是...
水手服變身,燕尾服蒙面俠(如果班上女生有討論到美少女戰士,第一個一定是他)
一些戰鬥部分,和好像到越後面就越來越複雜的人物關係
在這些之後的之後,才會是遙和滿的部分
而且就如同上面有人所說,受到寶塚的影響
而撇開寶塚不談,光看作品本身
天王遙剛出現時,真實身分是男是女都有人猜測
擁有相當類似於男性,或是中性的特質
不像現在大部分的百合作品,兩位女性就是兩位女性,比較少說其中一方是相貌或語氣偏向男,中性的一方
以前可能會有點爭議,不過隨著時間經過,我想大部分的人現在都把天王遙當成女性來看待(個人是如此),不管是生理或是心理方面
美少女戰士絕對是時代性的作品,但我想它成為時代性作品的原因當中,遙滿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只是 [深諳此道] 之人一定不會錯過這一對
但對一般大眾來說,遙滿的光芒還是會被其他更大的光芒蓋過去
我不會說美少女戰士吸引了大量男性喜歡百合
但遙滿這對肯定有讓不少人對其念念不忘,在心中徘迴久久不去
大家都是對兩人之間的牽絆深受感動,這是不分男女的
甚至可以說:我不是喜歡百合,但我就是喜歡天王遙和海王滿這一對
少女革命:
少女革命撥出時,我已經是成長到電視上播出時,可以準時收看的程度了
還記得第一次撥出時
小時候的我第一眼看到女主歐蒂娜
那美麗與帥氣兼具,和一身黑的酷到不行的制服
對當時看了一堆機器人動畫,都是一堆男主開機器人的我來說
少女革命簡直就是沙漠中的綠洲
以帥氣的女性做為故事的主角
對當時還是小孩的我而言,這就是我想要看的動畫
從胸口拔劍,絕對命運默示錄
高端大氣上檔次的OP
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特別....
但當時的我,小孩畢竟還是小孩
隨著故事的發展,越來越複雜的劇情
好像在講些關於[大人的世界]的那些深奧的故事...
還是小孩的我,從一開始的期望,到最後開始慢慢地走向失望
現在想起來,也許那就是大部分一般觀眾對少革的最原始的感情吧
當再一次以欣賞一個作品來看少女革命時,那是好幾年後的事了
然而少女革命真的不能說的上算是[親民]的動畫
雖然開頭也許能吸引到不少人,但中間可能也嚇走不少
可能點燃部分人心中百合的火焰,但我想被澆熄的可能更多
若是現在你推薦別人說少女革命是百合作品,那些追的百合去看的人,有多少人能撐過後面的那些男性部分...
光是神無月的大神,約個會,牽個手,親個X,都有人受不了,何況是少革
就我個人而言,少革就是少革,當然要說少革是百合作品,我覺得是沒什麼問題,完全可以接受
但我認為少女革命這個名字,絕對比百合更響亮,更能表示出這個作品主題
不是女性之間的愛情或友情的故事,而是[少女]們的一場[革命]
大運動會:
大運動會是不是百作品?
要我說的話肯定是
可是我當時看的時候,卻沒有萌生出百合的心,這是為什麼?
跟少女革命和美少女戰士比起來,他沒有燕尾服蒙面俠的存在,更沒有少革那男女間亂七八糟的關係
裡面的克莉絲對主角神崎明的愛更是赤裸裸的毫不遮掩
可是當時我的注意力卻沒有放在這一對身上
反而精神都集中在故事的劇情
我覺得是staff在百合和劇情上取得了很好的一個平衡
藉由輕鬆搞笑的方式,讓百合很自然地融入其中而不突兀
但缺點就是讓百合這一塊沒能變得特別突出
各方面都非常平衡,但反而比較難讓人有印象深刻的地方
現在來講講瑪麗亞的凝望和神無月
從這裡開始,有一個很重要的轉變
那就是之前不管是美少女戰士,少女革命,還是大運動會,都可以從電視上看到
但從瑪麗亞和神無月開始,電視上就看不到了
這兩部作品最初我個人是買DVD來看的
而現在大部分的人,我想應該都是透過網路接觸到的
這是一個從電視觀看,進化到網路傳播的過程
我認為這也是百合這詞開始能被廣泛所使用的原因之一
現在大家想要看什麼動畫都非常方便
網路上各種網站,只要你想找,絕對能簡單找到
不用坐在電視機前面跟人搶電視
手機一開,隨時隨地都能看到你想看的動畫
但早在2004年的時代,並不像現在這麼方便
不知道年輕人能不能想像,在沒有bilibili 沒有任何彈幕,動畫網站時 是怎麼樣的情況
現在日本新動畫只要一出來,你幾乎可以同時在網站上找到已經幫你翻譯好的熟肉
可是以前哪有這樣的好事,除非是個道地的日本人
在網路上找動畫,不是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沒人給你作字幕,不懂日文看也是白看
電視上也沒有播放,你根本不會知道有這部片
而且片子上也不會寫幾個大字告訴你說[我是百合片]
甚至可以說,連百合這個字都沒幾個人知道
那時代,我聽過有人講女同性戀,女同志,蕾絲邊,GL,拉拉,拉子,連BL都非常有名,但就是沒有聽過有人在講百合的
大家可以想想,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才會去找這部幾部片來看?
這些對百合的傳播都是非常不利的
然而,至今日瑪麗亞的凝望和神無月的巫女還能被稱為百合三神作,為什麼?
對我而言,就只有兩個字:實力
不是單單作為人們口中的百合界中的神作而流傳,而是即使與其他非百合動畫片相比,依然毫不遜色,而更勝之的作品
瑪麗亞的凝望:
(以下就簡稱聖母吧)
我和聖母的相遇,大概是在我高二還是高三的時候
那時我已經會到處尋找有在賣動漫商品的店家
憑自己的直覺挑喜歡的作品
當時就看到聖母的DVD封面
沒有機器人,沒有男人,沒有什麼軍武,怪獸,沒有賣肉,沒有什麼異世界冒險穿越之類的
單純就是女學生在學校的封面
當時的我就被這封面深深的吸引
沒有想太多,就直接拿去結帳了(而當時我也另外看上了一部片[devilman lady],這和聖母都是同時買的,現在想想真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
當我看聖母第一集時
一開場就是一群高年級的圍著一個低年級的
嚴肅的氣氛,帶著些許不懷好意的口氣
我就有一股.這是在演哪齣電視劇???
好像一群惡婆婆圍著個剛過門的媳婦,有一種在看八點檔的感覺
而且這事情發生的原因還是因為祥子的歇斯底里...
我就有一種...的感覺...
不過這種感覺只停留在前三集...
從第四集開始就是越看越順,彷彿倒吃甘蔗,越看越入戲,完全停不下來
就好像最近的獸娘動物園一樣
撐過了第一,二集後,直接衝到結局
看完後也是同樣的感想...... 第二季呢???
有些人說聖母的畫風怪怪的
但就我當時而言,那真的是很美,樸素,優雅,毫不做作(...只是玉米作為一個女主角,感覺有點...土氣??)
反倒是後面三,四季,有種變樣了的感覺,但完全不是問題..
他能讓你完全融入裡面世界的氣氛
音樂非常的優美,OP和ED真的從來都沒忘記過
即便到了今天,我也會常常回顧其中幾段場景
看了那麼多部動畫,其中有幾部是能讓你三不五時就想回顧一下的?
沒有像美少女戰士那樣有水手服變身戰鬥的各種元素
沒有少女革命中那深奧的男女關係
跟大運動會比起來,他更把重點全放在一個部分..
比任何片都還要單純,只是描述各角色之間的互動而已
我覺得可以這麼說,聖母就和獸娘動物園一樣 單純,認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
不像現在很多動畫,為了打廣告而製作
為什麼聖母會被當作聖經般推崇?
其實就好像推薦別人參考書一樣
好的參考書,就是要能平易近人,由淺入深,不會讓人看了摸不著頭腦,而且內容豐富,看完之後還能讓你在腦中反覆回想
聖母這些特質都有
1.形象優雅,偶爾帶點搞笑但不會有廢萌的感覺
2.內容豐富,不複雜,也不會過於幼稚,四季的動畫,39集的小說,有哪一部百合動畫能有如此豐富的內容
3.高水準的演出,音樂,畫面皆讓人印象深刻
聖母之所以能給百合重新定義
也是因為他能讓原本對百合沒有任何感覺,那些不討厭也不喜歡的人,看了之後也能夠接受,且融入其中的氛圍,能將美好確實地傳達到人們的心中
緊緊抓住觀眾的心,讓你一進來就走不出去
現在很多動畫,大多是一開始很看好,可使到中間卻留不住人,普普通通的收尾,更甚至爛尾.
聖母能始終站穩腳步,這點就真的很不容易
然而到了第四季,還是出現了點疲態
在第四季,我覺得製作組很明顯想要做出點改變,跟上時代的潮流
只是聖母的故事本來就較為平淡,想在動畫上表現好,我想大概要下更大的功夫...
有人想說,聖母到底會不會出第五季
我覺得不是不可能,但問題是誰敢接下這個製作?
已經宛如聖經一般的存在,要是到我手裡,做不好毀了怎麼辦? 肯定是要被罵到臭頭
這個壓力太大了.
其實可以的話,我還蠻想看水野蓉子和她們上一屆的故事..
神無月的巫女:
2004年出了聖母和神無月,感覺好像串通好的在同一年推出,簡直就是要把人硬拉進百合大坑
如果聖母的藥效對一般人起不了作用,那就下更重的藥
神無月的巫女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
而雖然現在大家都把神無月和聖母當成百合三神作放在一起講
不過一開始還是有分別的
當時聖母就是代表了百合,而神無月代表了GL
友情與愛情,大家還是知道有分別的
但之後幾年,隨著各種作品的推出,以及更多人加入百合作品的討論
剛好這兩部推出的時間差不多,重點是都拉了一堆人入坑,也就自然而然被放在一起講了
和聖母不一樣,除了兩位女主角之外,還多了一個男主角和機器人.這好像是大部分的人都不能接受的
不過當時本來就不是抱著追百合的心情來看的,並沒有這麼多排斥的問題
那些機器人雖然好像很突兀,但我都當只是長得很像機器人的神罷了
劇情部分應該不用多說了
千歌音她那心中的波動,糾結,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
音樂也配合的太好,好像那條弦就長在我的心上,音樂每次出來,我的心也跟著震動
千歌音的悲傷,強忍的痛苦,隨著音樂的弦音一路拉進我的心坎裡
真的是有多痛就有多爽....嗯.......
還好結局是好的,不然爽的部分就沒了,可能還會鬱上一輩子....
說白了,神無月的巫女,最大的看點就是千歌音與姬子之間個感情戲
跟美少女戰士的遙滿一樣
不是喜歡看百合或神無月,就是喜歡看千歌音與姬子這一對
跟聖母一樣,不是被百合所定義,而是他們定義了百合
這一切一切,都是作品本身質量夠高的緣故
若說現在的百合作品看起來都有點半死不活的,我覺得那是因為動畫本身的質量不夠好
劇情,音樂,表現力都是
沒辦法達到去重新定義百合的程度
有人說聖母給人的感覺像是以前的S文學
不過我記得有篇關於作者今野老師的訪談,論壇上也有翻譯
作者創造出聖母前並沒有看過S文學之類的小說
聖母也不是在以"百合"為前提的情況下做出來的
單純就是想寫好一篇故事而已
我也相信神無月的動畫監督,也不是因為想要拉攏特定客群而製作出神無月
而是就只是想寫好一個名為神無月的巫女 姬宮千歌音和來栖川姬子的故事
兩著皆不是以百合作為前提
而是以做出心中那理想作品的態度來做
才會有今天大家口中那廣義的百合
不是被百合所定義,而是去定義百合
作品本身質量做的夠好,就絕對經得起考驗
所謂見仁見智,求仁者得仁,求智者得智
那我們之所以觀看百合作品,所追尋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大多人是在尋找樂趣
就我個人而言的話
看動畫 基本是在尋找感動
會看BL 是在尋找激情
看百合 是在尋找溫暖
為什麼想看百合,我覺得可以單純拿愛情來說.
不知道各位除了百合動畫外,還有看其他的動畫嗎?
在其他的動畫中,可有感受到讓你刻骨銘心的男女間的愛情故事嗎?
現在的各種動畫中,花樣是越來越多,但在愛情部分的表現是越來越少
各種輕鬆日常,後宮穿越,有多少是在好好單純寫一個男女之間的愛情故事的?
結果反而只能在百合動畫女性和女性之間看到那最純粹的感情
在我印象中
命運石之門,主角和助手之間的劇情讓人印象深刻,但那是劇情寫得精采,好像沒什麼愛情成分
犬夜叉中的主角和桔梗之間的故事也很讓人感動,只是還是悲劇走向 回想起來除了遺憾,還是遺憾
火影忍者中雛田對鳴人的付出,我很喜歡,不過大多人看火影主要不是因為愛情
神秘的世界OVA 這我覺得真的是很好,結局沒話說
玻璃假面,女主和紫玫瑰先生之間的關係也蠻特別的
其他有些作品是親情寫得很感動,愛情部分反而比較少讓人感動
或是愛情不差,但就是沒有到像神無月這樣的高度
千歌音和姬子兩人的之間的感情 想要愛妳.守護妳.又怕傷害到妳,只要和妳再一起就很開心,為了妳可以付出一切 這樣種種描寫純粹感情的故事
即便不放在百合片內作比較 跟其他作品相較之下,也很難找到超越的
好像寫太多了,不果我覺得連想表達的百分之一都沒寫完
先這樣吧,有些地方可能沒表達好 還請多多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