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OOCCOOH 于 2020-8-9 11:56 编辑
1. 文化的「消費」
請允許我開門見山地說:閱讀觀看官方和二次作品的行為就是一種消費。當然你可以白嫖,但此處消費是指對需求的滿足——我們暫且忽略掉貨幣。 而讀者消費的對象,竊以為至少包括角色和故事兩者。至於角色為劇情服務還是劇情為角色服務,在現代也許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答案,所以此處不深入討論。但很難想像消費故事時如何剔除角色或反之,也就是二者總是互相伴隨的。
2. 定義「沒有必要」
首先我要試圖尋找樓主的「沒有必要」的界定,因為若不稍作分析,你甚至不知道甚麼是「必要」的。
單純地從生存需要來講,原作也不是「必要」的,遑論二創的必要性了。但畢竟人是有「精神需要」這種東西,於是我們能理解一次創作「有必要」了。 那麼二次創作的必要性呢?二次創作存在並且有市場,就是反映了有人對它有需求。請允許我以偏概全地揣測他們的心理:二創有需求的一個原因是有些觀眾/讀者在消費完原作之後意猶未盡,或者認為原作的角色和故事可以有其他「分支」(alternative),因此需要非官方的創作去填補這些空白、滿足這些需求。 那麼,這些需求中,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合理」的?有哪些比哪些更「高級」嗎? 我們假設所有同人作者的創作力和官方都是相等的,也假設所有創作者都迎合市場(也就是忽略用愛發電,但你也可以認為用愛發電的作者就是市場的一部分),但作為讀者,看原作和看同人獲得的滿足感往往懸殊,儘管兩者消費的東西其實都基於同一個故事、同一套角色。這有兩個原因: - 本來原作篇幅就大,就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滿足感;
- 正常的順序是先消費原作,再消費同人,由於邊際效益遞減的規律,即使同人的篇幅和原作一樣大,也不能產生原作一樣的滿足感。
因此,二創的「必要性」低於原作。事實上我們也知道有很多人只看官方而不看同人創作。 既然提到了「邊際效益遞減」,那麼同人創作有沒有辦法避免這個問題呢?有。現在我們刪掉「所有同人作者創作力一樣」的假設——一個好的,或者至少能滿足讀者需要的同人作品,不應該拘泥於原作,簡單地換個套路講官方講過的道理,而是應該有它自己的二次設定和基於它的故事,這樣讀者消費的就不是近似的同一種東西。但這個二次設定並不是越偏離原作越好,因為當它偏離太大,作者就無法說服讀者他講的故事和原作是一脈相承的,即「OOC」,那麼剝去故事本身,這個「同人」創作就成了孤立的敘事,不能滿足對原角色和故事的消費(除非這個「二創」本身夠長,自成體系,那它就成了另一個「原作」。但既然它都OOC了,那還何必以一般的二次創作作品的標準去評判它呢?你也知道,那只是換名路人)。 因此,我得出以下2個比較粗略的結論: - 文化創作沒有絕對的「必要」,「必要」是分層的;
- 二次創作需要二次設定,但並非越大膽就越好。
而問題在於,「必要」究竟在哪一層終止,二次設定好壞的「界線」在哪裏,幾乎全憑主管感受,因此我不能苟同樓主提出的「沒有必要」。儘管樓主自己的標準也許有它存在的道理,但這並不能強加給別人。理想狀態下,只要市場上有需求,需求達到了一定門檻,對應地也會有二次創作者——只要沒人去干涉創作自由。從這種意義上,「沒有必要」的設定的出現,恰恰是因為一些人認為它有必要。
3. 關於人物的二次設定
一說,二設不應該隨意發揮人物,至少不應無視一設。從原作黨的角度,這個說法似乎毋庸置疑,但此處先暫時放下黨爭,單純地從「必要」的層面去分析。 上面已經說了,二次創作必然會有二次設定,而且事實上你很難區分兩者。因為寫一個故事,無非是在「設定」角色的過去、現在或未來,在這個意義上,糾結於二次設定具體涉及的方面,哪些方面的一設可以推翻,似乎意義不大——這並不是「尊重原作」的問題,而是「尊重讀者的需要」的問題。背後的邏輯還是在於在說服讀者二次創作和原作一脈相承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帶來更高的滿足感。 那在這種「戴着腳鐐跳舞」的創作中,是否有一些設定比另一些更不道德呢? 我的答案是:在守法並不破壞公序良俗(注意是現實的公序良俗,讀者不會因為看了作品而做出出格的舉動;如果把虛構的描寫也算上,你可以想像有多少作品將無法出版)的情況下,沒有。沒有哪種設定比另一種更高貴。一個設定存在,歸根究柢是有人需要它,只要這種需求沒有影響別人,在道義上即是無可指摘的。 當然,涉及性的二次設定經常能引起很大的爭議。但個人認為,與其說是作者或他的讀者群體有問題,不如說是指責這些二次設定的人沒有分清兩點: - 不應將二次設定和一次設定混淆。一般我們認為二設派生於一設,而且範圍僅限於本作。因此二設「毀原作」之類的說法本身不能成立——當然你仍可以表達對二設和二創的不滿甚至噁心,那也是一種自由;但如果噁心還要看,甚至掛出來給人看,那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真的噁心;
- 不應用涉及性的二設進行蕩婦羞辱——特別是在作者本身沒有這個意圖的情況下。一個女性的過往經歷不能成為她被剝奪她的戀愛、她的未來的藉口。你當然可以選擇不看這種二次創作,但因為一名女性角色在性方面有「污點」(個人認為「污點」這個詞都算是蕩婦羞辱,除非是女方作惡)就說她不配百合,恐怕是不合適的。
4. 關於自由
為什麼我以及那麼多網友都極力支持創作自由呢?我相信大多數人無意「洗」原作,這就是「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道理。想像一下,如果異性戀群體也變得不能包容別的性傾向,用類似的方法「聲討」百合等性少數群體及其文化,那將會是什麼場面?無論在哪個國家,百合黨肯定毫無勝算。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這個少數群體還要自我審查、自我分裂呢?只有在表達自由、創作自由得到保障的情況下,作為少數群體的百合眾才有可能獲得「免於恐懼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決不是靠強迫作者自我審查獲得的。
以上。我覺得我已經猜到樓主是誰了。假如我的猜測是正確的,樓主肯定也知道我是誰。我希望以上的長篇大論沒冒犯到你。你可以完全推翻以上的理論,你有這樣的言論自由。但請同時尊重創作者的表現自由和其他人的言論自由,不然你終究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想一下你是如何看待過分佔有角色的老婆怪的),不是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