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查看: 1589|回复: 6

[杂谈] 关于再看圣母的荆棘之森部分的感想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8-10-7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人的关系很脆弱,却也很持久。

久保栞,说实话我对荆棘之森这一部分一直不是很感冒,因为觉得特别轻率和所谓的尴尬?去荒芜一人的岛上,只有我们二人所在的世界,这是不存在的。但我想我所感受到的尴尬正因为我也有类似的触动,在没有人所知道的世界里,只有我和我爱的人所居住。但今年的我看到的时候,我却想的是生活所需,房租,技能,工作等琐碎的事情。

圣母所在的学园,圣母玛利亚是学校的宗教信仰的象征,她是一座雕像,也是无言的精神寄托。每天都有少女对她说不同的心事。可是在圣看来,这是虚假的纯洁的可笑的部分。也许是因为早慧的叛逆感,让她觉得这一切并不是天堂。高中的时候的确会有这种所谓超脱于外的隔离,因为大学前的年轻人所知道的路很狭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社会的路。对于没有工作过的大小姐,却又很想知道外面世界感受的叛逆者来说,学校反而是牢笼的存在。这里的学生过于美好,都是很温柔的人,竟然这也成了厌烦的存在,我想与其说是对学园本身厌恶,不如说是追求更深所在的意义吧,如果当时看了更多的书籍,也不一定会改变,我想更多是对于自我本身的这一部分的质询和疑问。宗教和哲学是两方面的对于自我的解答,而聪慧的圣可能正是厌烦所谓的过于美好画面的基督场景,就如同不是宗教者对于宗教是否有着其他方面的帮助一般,除非有极其合理性的部分,才能很好的回答,而这部分回答也需要人生的历练可能才需要明白。

不论如何,圣渴望救赎,渴望一个完完全全理解自己忧愁和喜怒,以及可以解答自己人生疑问的救赎者出现,这样的应该是神才能解救。但是圣并不信任神本身,即使如此,她还是去祈祷了神,因为这是可以证明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或者是想去相信神存在吧。这点来说,圣是很危险的,因为只有情绪不稳定的人才会所求这些,也就是说游离于社会规则外的,不是很好的能够适应社会规则的人。但是很好的事情是,她的聪明和为人处世,即使并不需要她相处,因为所得到的资源,她仍然可以很好的应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包括学习。
渴求一个人去解决自己生命中所有的困难是很多人会希望的,只是我们最终都会明白并不存在这样的人。但是有的人不够幸运,没有在合适的时间遇到这样的人,又或者因为自己的魅力不足,并不吸引人去拯救,可是圣就是两者皆兼备,所以她遇到了栞。

栞是要做修女的人,修女是要全身心奉献神的人。神爱世人,所以栞本质上是爱着世人的人。或者说她要代替神来表达对世人的爱的一个凭依。然而栞父母早亡,叔叔让她寄养在修道院,她并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或者说长期的来自于完整的爱。这点上栞是很可怜的,可是即使这样,她依然能够因为感受到神的爱而活的非常的幸福和虔诚,从这一点来说,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女子,考虑到她的年龄,这应该也是一个早慧的女性。而更特殊的是,她不是圣母(贬义上)的女性,而是真正的想要做神的话语的人,所以她是真的想要救赎这个世界的人。基督化名为耶稣,来到了世间,为人而在十字架钉了三天三夜。我想栞肯定是被这份大爱触动,而去选择做修女。因为修女的决定不是一朝一夕的,是终生的,所以除非有着必然的决心,也不会想去做。当然考虑到她的家境,并且由于一直在宗教学校,不知道如何生活,这可能也许是她作为一个高中生所认为的比较合适的道路。

那么栞看到圣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圣说你能够接受我么,我完全的暴露我在你的面前,我希望你温暖我,栞应该是不会拒绝一个眼神里透露着想要被救赎的人的眼睛。只是如果圣不是抱持着这种独占欲,也许会真正的救赎到圣吧。这份感情的特殊在于栞喜欢圣,而且这种感情是爱情。爱情不是圣人的爱,具有排他性,包括排除了神本身。所以栞说,和说了我要忘记你,我向神一遍遍的祈祷,可是我没办法,我还是会想要见你,明明我对神发了誓。对于一个想要成为修女的人而言,对神撒谎是最可怕的事情。栞没有经历过真实的爱,但是圣经历过,可是圣所处的环境,以及那个时间点却让没有经历过真实的爱的栞来付出爱,教会她所爱,而这份爱是从书本上,或者说是从神中学到的,这件事本身就够奇特。

当圣说比起我你宁愿选择神的时候,我想栞一定很痛苦,因为圣是被宠坏的孩子,她有父母的爱,有姐姐的爱,有蓉子的爱,可是栞没有。她没有任何选择,只有神。所以我想栞为了圣是真正的想过要抛弃,或者站立在神的对立面的,只是最后她做不到。因为这份爱的给予都是来自于神的。栞想拯救圣,可是她不知道如何拯救,因为她自己也只是一个高一的女孩子,她已经承担了很多的压力,这样的年纪的烦恼应该是学习没考好或者老师太严厉,而她却在考虑的是如何拯救一个人。我想即使成年人也很难去回答这个问题。正因为栞爱神,才想去拯救,而正因为不知道爱,所以不懂得边界,从一开始圣想要的就是两人的爱,而不是大爱。

如果栞是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或者最要好的朋友,也许就是不同的故事,那可能就是另一版本的志摩子。对于栞而言,这是她在修女的漫漫长路上的一个所谓的阻碍,还是说她日后奉献神,在夜晚忏悔的一段感情呢?圣还会有很多选择,她会去大学,遇到不同的女生。可是栞,可能人生也就会去尝试这一次爱情,我不知道是遗憾还是怎样。因为我不是具有奉献主义精神的人,所以我理解不了她,我只能试图去描绘她的未来的可能性。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一天的二十四小时,都完全的奉献给神,这是一件这么容易做到的事情么?

我以前不能理解为什么圣不去找栞,现在的话大概有一点理解。因为见了的话,两个人所存在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两个人所见过的路和风景也不一样,当圣说着社会上的事情,大学的事情,所读过的书,栞已经不能很好的回答和应对了吧。而栞说着修道院的事情,这又是圣这样性格的人所会觉得无趣的。弓子奶奶和祥子外婆的矛盾是可以随着时间而消逝的,因为她们一直思念着对方,保存着那一天的伞到很久,见到了会互相说对不起。我想象不了圣和栞说对不起的样子,她们也不是会故意去说对不起的那种人,所以应该是不会见了。

但我还是很好奇栞以后的人生,如果有一天她遇到了类似圣外貌,or类似圣气质的女生,她即使有触动也不会行动。我想她应该需要的是那种行动力很强,会微笑着带领着她去做事情的女孩子,而这样的人是不会有圣特质,也就是说这样的人不需要被人拯救。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一个很强的人,在生命中因为一些事情而低沉的那段时间,去见了栞。而又被栞这种特质所触动而去接触,接触后的她用真实的感受过的爱去爱栞。但是这是过于理想化的人,要具备脆弱和温柔,同时又很强并且耐心。

碎碎念了这么多,想表示果然还是很喜欢圣母才会有如此的探究,里面也包含了我的很多个人的想法,请各位轻喷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0 收起 理由
リキ + 5 我很赞同
meined + 5 为了圣母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8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辈是真的很理性呢…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很喜欢《荆棘之森》这一段哦
先是完完全全被那个开朗乐观、自由自在的人吸引了,好奇她的过去
然后与那个敏感又脆弱又多情的人产生了很深很深的共鸣
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回忆我那段本不愉快的感情的

“人啊,为什么会作为不同的个体诞生在这世上呢?”
我曾经和圣有一模一样的疑问
“那样的感情并非同性爱,却比爱情更为深刻”
深爱着的那个人,为什么最后一定要分开呢?
看过原作小说可能会有更深的理解
圣对于栞并非简单的爱情,那种想要“在一起”的心情超越了一切
可是圣太执着于自身导致“看不到周围”
遭遇突然的打击时才会那么失控

圣输给了玛丽亚,其实是输给了自己无法战胜神的内心
栞亦是如此,即使做出觉悟最后仍然是认输了
他们一定是被世界逼到走投无路才会出此下策
却都放弃了勇气,选择改变自己以融入这个世界
那个孤高的佐藤圣完全变成另一个人
最后栞怎么样我不清楚
但是那封字条里依稀可见「本当にごめんね」
那一刻,她的内心一定也是无比的煎熬
如果最后她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了修女,她一定一天都不会忘记为「佐藤圣」祈祷
发表于 2018-10-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面的的内容觉得好复古。。。
当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觉得人大都有懵懂的时期,所以会有那么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和LZ相反,我觉得叶在处理这件事情上面定力不够,不管是“大爱”还是对一个人的“爱”可能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才会有后面黯然的结局。圣对于周围规则的反感,对于神的不屑,我觉得中二时期的很多人应该会有类似的感受,只是每个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不同而已。
作者对于这段剧情抱持态度一直是模糊化处理,看了LZ的发言忽然觉得今野说得没错,是不是爱谁也说不清楚了。
发表于 2018-10-8 20: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学院里面姐妹之间的感情相对于爱,更像是依赖
发表于 2018-10-10 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xinran 发表于 2018-10-8 20:54
感觉学院里面姐妹之间的感情相对于爱,更像是依赖
圣对于栞不仅仅是学园里的姐妹之爱哦她想要与栞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用关系束缚在一起
“缔结为姐妹的仪式像是没有确立关系就无法安心的人会做的事”
对于圣来说,一般的姐妹关系是无法诠释她和栞之间的感情的
圣是希望和栞变成完整的一体的
发表于 2018-10-10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ined 于 2018-10-10 02:14 编辑

我对久保栞是否如此缺乏被爱经验持保留态度。
从今野的文本上看,尽管栞的家庭是,或许我们应该称之为破碎的,但由于栞的视角不可考,从常理上推断所得的普遍性的观点是否适宜直接应用于栞这个个体上,这也是值得再作商榷的。

就佐藤圣和久保栞之间,她们两者的博弈我曾经也稍作探讨。
今野不愿意对这份感情提供一个准确的定义,事到如今想来也确实无谓去争论这点,毕竟圣栞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纠结的存在。
你可以说它是爱情——个人认为那也的确是爱情——但爱情本身也是千人千面的,圣在栞身上追求的,对鸟居江利子而言自然不足顾虑,对柏木优而言或有些庸人自扰,对小笠原祥子而言更像是天荒夜谈。细数出场人物,除了藤堂志摩子,没有谁能真正体会到那种和圣所感受到的类似的、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无力感,这个没有谁包括二条乃梨子。

圣这个人无法适应常规。她也不愿意去适应。她在桃源般干净的羊牧场里,也依然是纯粹至独特的个体。
我们时常感叹,圣是何等纯粹,而这世间究竟是容不下纯粹。
圣本就是一场矛盾。也是一场反讽。她保留着一份至真至诚的自我,张扬得教人动容,却又任性得令人发指。此等二象性哪怕在志摩子身上都显得曲折许多,在圣身上则是如此直白。

栞爱神。神爱世人。却说,圣不是世人。
若圣是世人,她又为何在世人之中,因自己是个人而苦痛至如斯地步。
佐藤圣是特殊的,她无法适应这个世间也厌恶这一切,而这种特殊与坚定要将自己献给神的久保栞并无二致。她们都作为个体游离于她们或爱或恨的由其他人所组成的集体,正如圣基于栞的存在得到生存意义一般,栞从圣的存在处或是得到一份类似的心情——远远厚重于单纯的悸动、足矣影响一个高中生在那个阶段所能预见的人生的冲击。

“我想见你,你困扰吗?”

当我们在读《白色花瓣》的时候,抽丝剥茧窥视佐藤圣的过去的时候,总是把目光放在那个在沙漠里龋龋独行许久、仿佛下一秒就将死去的旅人身上,而忽略了站在她对面那个坚定沉着的少女。

“不会,我也想见你。”

那个少女对着旅人是这么说的。不曾惊讶,不曾恼怒,不曾羞赧,不曾狂喜。
很简单的一句回应,基于教养甚至听着和风细雨,细细品下来却有着一丝异曲同工的笃定。
发表于 2018-10-1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meined 发表于 2018-10-10 02:11
我对久保栞是否如此缺乏被爱经验持保留态度。
从今野的文本上看,尽管栞的家庭是,或许我们应该称之为破碎 ...
原来少女身大叔心的圣如此与众不同(或者说白家的人都有点超然物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2-2 18:44 , Processed in 0.04575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