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46
- 注册时间
- 2015-4-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本帖最后由 w7n_mariohacker 于 2015-6-4 23:30 编辑
今日引出此话题以供讨论,此讨论话题背景在于我以往看到的一些动漫评论以及这些评论所受待遇。
本帖并不意在给出一个确切的“写动漫评论标准”,而是举出一些问题,以供我等思考,同时附带大堆个人观点。
其の一:写动漫评论的出发角度应从何处出发?
你能够说“黄金拼图不能引发一些严肃现实问题的思考”而贬之为烂剧么?当然不能,因为此作品的目的是塑造轻松治愈的少女百合向日常。
当下myanimelist上有些漫评者(读者而非专业编辑)似乎被“故事-角色-作画-音乐-满意度-总评”(Story-Characters-Art-Sound-Enjoyment-Overall)的模式弄僵化了,而有些番组根本不宜按这种方法写漫评,而是应该先解拆之。
大体来说,写动漫评论从下面的方法入手是比较合理的:
1,作品之创作目的
2,作品的表现手法是否能够很好地向更多观众传达这一创作目的
3,作品之内涵和意义 (即使对于日常番也可以评价,例如,日常番是否是无脑后宫,或者是纯卖萌却很难看到真实生活的温馨场面?)
范例:
魔法少女小圆(12ep动漫版):
创作目的:魔法少女题材的颠覆,似乎意图传达一些深刻含义引人思考
表现手法:除了小圆此角色在现世界线的塑造,表现手法大体很好。
内涵和意义:仔细解拆的话,学姐便当看似残酷实则是再显然不过的道理,倒是某些动漫没有战斗意识靠卖萌取胜的情节才是异常;中段红蓝剧情意义较好,但只凭据“魔法少女之灵魂在soul gem中”就认为魔法少女是“僵尸”我个人觉得太草率;最后关于“打破一个充满锁链的世界”的部分,意义无错(但最终由于设定的缘故导致剧情欠佳)。Edit: 看似有人没理解我所欲表达的含义。曰“学姐便当相关的情节塑造一环扣一环”之类,只能说明其表现手法质量上乘,而不是说明作品所传达的意义深刻。
或者这样说:魔法少女小圆动漫是在一个特定的世界设定当中上演的一则充满绝望的故事(=主题),而作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之优良使得观者时常能够感同身受(=创作目的之一)。但是,若是抛弃一些情感而冷静思考,则例如学姐便当的情节其实是现实中战士的日常(=意义),虽说悲伤但是实在是再显然不过的道理。作品传达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内涵,但是相对于作品中大手笔的绝望气氛塑造而言,作品的内涵似显不足。
其の二:“一话弃”类型的评论大可无视?
实则不然。我们看这样一个例子,此段节选自acfun上“魔人但丁”对百合熊风暴的评论(原文在http://www.acfun.tv/v/ac1695221):
“真要说几原践行了什么创作上的自由,那他践行的只是个人创作的‘自由’,是东拉西扯东拼西凑的自由……(中略)是依然自我感觉良好,把观众当成自己手里的玩物想牵到哪儿牵到哪儿,想怎么耍怎么耍的自由。”
此段话有何值得参考之处?有何问题?
值得参考之处:动漫前期表现手法存在的重大问题。实际情况是,前期,尤其最开头3话,实在让人找不到头绪,而即使看完全剧之后也会发现除了必要的设定之外前3话(尤其第2,3话)所表现出的对剧情发展重要的内涵并不多。
此段评论的问题:“东拉西扯东拼西凑”一句只是前面数话的表象,如果知道几原手法的话就能清楚在后续话中很多东西都是有所联系的,此句结论实显轻率。
“一话弃”类型的评论之意义在于“一话弃”的理由,及作品能够让人一话弃的过失。
其の三:解读方法,以及“过度解读”相关
讲到这点,咱先提一下https://bbs.yamibo.com/thread-205329-1-1.html一帖。这的确是钓鱼review啊!作者自己的list中给这番打的是2分啊……
关于过度解读,我的个人态度是:过度解读加到动漫评论中并非不可,但是不能让过度解读影响到对动漫的打分。过度解读是属于一些异想天开的个人观点,时常和原作关系甚低,所以若是你真有什么精彩的过度解读,你应该写到同人文中,而不是写到动漫评论中从而影响对动漫的评价。
……那么问题来了。
https://bbs.yamibo.com/thread-221685-1-2.html 这属于过度解读吗?
此中确有过度解读段落(而且我还注意到其提供的解释被打脸的一例),但总体不属于过度解读而是深度解析,因为此中很多要素确实很可能是动漫制作者刻意加入的。这一评论的问题并不是在于“过度解读”,而是在于:与其说此文为“动漫评论”,其更像是“作品意义解剖”,重点极大地放在了动漫所传达的意义上面,而忽视了很多表现手法的要素——而表现手法正是让好些即使持认真看番态度的人也对此作不满意的原因。
关于解读方法,以樱Trick(动漫)为例。如何分析之(以春x优线的情节为主)?
解读:
> 主角组之间的情感的确逐渐变化,从“其一不安,其一怯于表露情感”到逐步坦率。
> 动漫究竟有几个情节显示出了主角组之间的关系有别于纯粹的好感?并不多,Ep02-B和Ep03-A(春香为优做争取的情节)可以作为范例,但动漫的大多精力都给放在了“创造kiss的机会”上。
> 表现手法方面,动漫的fanservice很可能让人就忽视了主角组情感的变化。
> 后段美月会长的情节不仅可能让观众厌烦,而且重要性也不高。而结局中美月告知春香两种“喜欢”的差别与其是表现美月的成熟,不如说是表现了春香的图样……
其の四:主观视角/客观视角?
先得弄明白到底什么是主观视角。例如下面的段落:
“认真而言,惊爆草莓的剧情在很多地方都不敢恭维,但是这些‘不敢恭维’的段落着实能成为一些观者的乐趣所在,此谓'guilty pleasure'。”
我个人把这种归为客观视角。主观视角的格式是:“然而,这种guilty pleasure却不适用于我身上。”
影响个人对作品的“态度”和“情感”的因素往往不是作品质量,更多时候是偏好之类。我认为动漫评论要以客观分析为主,尤其是分析作品质量之时。
例如,如何分析惊爆草莓(动漫)中天音的段落?2则评说以作为范例:
评说1:“咱看的可是百合番!在这里出现个春哥是作甚?而作品中校内女生都对其如此仰慕,对此我的唯一解释是她是全校中最有可能有黄瓜的人。” 此极大反映个人偏好,另外你确定你只谈人物外表就够了?
评说2:“天音的character design既已让一部分观众对其倒胃口,其无味的性格设计更是让更多人对其失望,更不用提夜夜的存在。天音的‘白马王子’形象实在像是一个恶搞,但是这恶搞真的有那么好玩么?我不认为,而据我观察有大多观众也不这么认为。”这个段落就改良多了。
Edit: 主观视角,例如主观情感的主要作用在于,毕竟每个评论者都是观众的一份子,抒发主观情感能够让评论者所处的特定观众群体有感同身受之感。但是,如果一个评论者意图发布主观视角的观点,则为了支撑这一观点,应说明影响主观情感的背后因素:这种背后的因素往往才是值得参考之处,且很多时候这种因素还是能客观分析的。
例如上例:主观情感“评论者个人对天音无好感”-->两种因素:主观偏好“评论者对百合番组中出现春哥无好感”,以及客观因素“官配的性格、剧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评说1中只是单纯提到了个人偏好。
其の五:关于plothole
作品中有剧情/设定漏洞应如何处理?
我曾经看到过一则分析魔法少女小圆的文章,给其打了很低的分,并且说明原因就是plothole。对此,我的看法是:小圆的plothole并不能给这动漫扣掉多少分。
剧情/设定漏洞会造成的最重要影响:
1,使得作品中角色的一些选择失去意义(i.e.让角色直接变“蠢”)
2,使得作品所传达的讯息不能站得住脚
3,使得作品无意间传达出一些其他的错误信息
其中2,3更严重。
范例:
“百合熊风暴中,Lulu一枪归西,而面对Ginko时,所有成员却能耐得住性子让主角完成嘴炮?”
我们知道,百合熊风暴是一则很意识流的作品,但不表示设定漏洞就大可无视。
这则漏洞造成的影响:
1--使得透明风暴成员的举动显得有些可笑,但是鉴于作品的意识流特性,这点可以容忍。
2--这点似乎没有问题。
3--作品在此处的安排似乎有强推官配的意图,从而可以引出一些其他问题。
且写到这里。欢迎反馈。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