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楼主: 倒在麦田

[杂谈] [仅表个人观点]百合四月新番持续扫雷贴(禦神、VVO、靈感10、浦和9

 火..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15-4-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lain 于 2015-4-16 14:54 编辑
jiangpan3000 发表于 2015-4-16 11:32
有时候我也会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或者说对我自身来说“真正”的治愈系。这种思考在看到了关于“真正 ...

首先非常感谢同学的长文回复,很有启发。如果不介意的话,请同学听听我对此的感想吧:

一:首先说同学提到的治愈系。本人对治愈系并不非常了解,但好在同学所提到的三部作品都有悉数观看,所以同学的几个关键观点多少还能理解一些。同学所说的两个治愈系标准应该说是非常纯粹的,前者就如同柳宗悦所说的“健康之美”,而后者则是遵循高度自然主义的叙事模式(像是小津安二郎中后期的一系列电影作品那样)。一方面是精神内涵,另一方面是表现形式,两者高度统一的作品,才算是“纯血”的治愈系作品。像《向阳素描》《素描簿》算是治愈系开始泛化的标志,空气系特有的无主题、无意义(非贬义)被“当做”是治愈,不过至少在叙事结构上还基本算得上是形似;再往后的所谓治愈系作品就基本是形神皆无了,观众觉得是治愈,那它就是治愈……从这点而言,百合和治愈系是有着类似的处境。

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ガチ百合(正统/非正统的分类形式可能有所不妥,这里还是用日本较常用的说法)的标准,其严格程度并没有同学所说的“纯血治愈系”标准那么高。只要百合度到达恋爱感情的程度,那就算得上是ガチ百合(此非个人看法,而是普遍的定义),无论是何种题材。所以,杂夹了机器人战斗的神无月、杂夹了空气系的樱Trick、杂夹了竞技的大运动会等等等等……都属于ガチ百合。从这个角度来看,ガチ百合的覆盖面其实要比同学所说的纯血治愈系要广一些,但即使如此,相关的作品仍旧是寥寥无几,关键是即使出现,也未必受到核心爱好者的欢迎。所以,纯血治愈系和ガチ百合的现状和问题还是有所不同的,值得类比,但解决方法可能无法完全相通。

二:接着就是纯血的出路。同学说:"难道治愈系靠着《虫师》和《夏目》活过下一个五年计划?",这自然是不可能的,我很同意。然而,“三五年能出一二部“真正”的治愈系(或其他纯血型作品),就可以烧高香了。”,这确实是现状,但绝对是不正常的。仍是之前所说的包容性问题,纵观其他大众艺术形式,无论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甚至起步迟、且曾长期游离于艺术之外的电子游戏,包容性都远在动画之上(尤其是日本电视动画)。大众艺术领域,商业化、主流化一定是占多数,但同时也一定不会缺少先锋的、实验的、小众的作品,主流舞台有它的风光,但小众领域也有它的精彩,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然而如今电视动画为小众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少,“创作领域求道者越来越少,一切向钱看”。

这种感觉就好比什么:今天小苹果火了,明天就一窝蜂地出现小橘子、小西瓜、小香蕉……一个果园都能给你凑出来,却不管有人在冷清的古典音乐厅门口苦苦等待着。或许可以说,电视动画工业就是这么的商业化,但只看结果的话,就是动画离“艺术”渐行渐远,甚至根本匹配不上这名头。而这至少从个人看来,是严重畸形的。

不过光从百合领域而言,会造成这情况,和核心粉自己的付出不够也有脱不开的关系,这是另一个话题,就不多说了……

顺便一提:夏目和虫师的影碟销量没有记错的话,都是卷均过万;而ガチ百合作品的影碟销量基本都是在千余份的区间苦苦徘徊,甚至三位数。从这点来看,ガチ百合比起纯血治愈系在商业上的处境要险峻很多很多……

三:最后就是说对于轻百合的态度。我想大部分人并没有强调只要ガチ百合作品,而将轻百合一棒子打死。其他同学的情况不好说,我个人从内心而言最爱的虽然是ガチ百合,但是如今论坛头像顶着强袭魔女、每集黄金拼图要看20遍以上、今年刚刚把书架整栏地改成摇曳百合专柜……毕竟自己也清楚百合是这样的发展现状,作为百合迷若不转型,也只能由于百合养分不足而活活饿死……轻百合自然不是洪水猛兽,但作为百合迷,只是希望在轻百合占据主导的同时,能为ガチ百合留下那么小小的一片地,这样就足够了。可就连这样的要求都很难满足,即使奇迹般地得到这样的机会,却也未必会得到来自百合迷的支持,这才是最让人失落和寒心的。

以上。说实话我有很多年都没有参与论坛的讨论,可能已有点不适应这样的交流方式了,如果上文对同学有所冒犯,还请见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jiangpan3000 + 1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4-16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戰得真開心啊,什麽萌豚 潔癖黨 寬容派(裝清高派)等特有名詞都出來了

看來供需分派別是必須的,因爲能夠滿足不同的需求,每個人的雷點都不同,有的無比仇視BG,有的一定要多多男角加入互搞有“真實感”,有的非常仇視萌,夠虐夠多男NTR=有劇情而且很細膩,cute girl do cute things=賣萌沒劇情
那時候百合姬分裂出來的百合姬S(專男性向)是絕對正確的,當然一分性向有人就憤怒了,說男/女的就不能看嗎,出版社:你到底要我怎樣

説多了,不想參與嘴炮了,也改變不了什麽,還不如把時間去挖掘、買同人和漫畫來改變2d百合界推進方向
我是看到百合姬有改變了,而且是我期待的方向,哈哈
发表于 2015-4-16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pan3000 于 2015-4-17 00:20 编辑
djlain 发表于 2015-4-16 14:18
首先非常感谢同学的长文回复,很有启发。如果不介意的话,请同学听听我对此的感想吧:

一:首先说同学 ...

非常感谢能够得到如此认真的回复,老实说被直接骂一句你不懂也是非常正常的。的确如同学所说,治愈系和百合番面临的问题其实是不同的,我仅仅是感叹萌系日常对两大传统番种的冲击是如此的强烈,以及,表达追求“纯血”这种行为的不可取……


在拜读了同学的回帖之后,确实有些东西,我没有思考过。
一、ガチ百合和经典治愈系的困境:
       首先请原谅我直接粘贴复制,毕竟在拜读完同学的回复后,再用“纯血”的或者“正统”的来区分,就显得冒犯了。然而作为一名认识肤浅者冒昧的使用圈内词汇,是否本身也是一种冒犯呢,回复的时候,我正是怀着这样忐忑的心情。
       先说经典治愈系吧。从销量来说,确确实实经典治愈系要比ガチ百合要更好,甚至好很多,但是这只是问题的表象,经典治愈系的问题在于,她必须先达到经典,才能有机会被治愈系接纳,而这个经典是不论叫好还是叫座,她都已经被主流文化圈所认同了。这就引发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每一部治愈系经典的出线,是作为单一的作品出线的,也就是说先达不到条件的不是读者,也不是作品门类,而是作者和其作品本身。这一方面限制了经典治愈系的出产效率(作坊式的),另一方面则迷惑了比较的对象,毕竟,经典应和经典同台竞技,从这样的标准来看,过万的销量虽然可喜,但也仅仅是作者个人的胜利。治愈系与其说是一种作品门类,不如说是一类作者的写作风格。带着枷锁的人无法跳舞,想带着要写出治愈系的想法来创作的人,我不敢说一定写不出好作品,但是除了少数天赋者,其写作过程当是极端痛苦的。再比如《玉响》第一季吧,这种明显低一个档次的治愈系号称4000死忠,也就是说卷均四千销量,这已经是近年相当成功的第二梯队了。(这部番火候感觉比起前面的名作差距可是不小,总感觉水平也就是《素描簿》这一档次稍微领先些,不多评价)
       而百合类动漫与治愈系的最大区别,大约是在创作之初就面向了一个对某种作品有着明确指向性的读者群,为了取悦这一类读者来创作(当然,不全是,为自我理想创作而属于这种门类的人也是非常多的,这种作家往往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但就受众群体来说,这扭转不了指向性创作的客观现实)而ガチ百合对此的指向性就更明显,针对的读者群自然也就更少。也就是说,ガチ百合相对于一般百合类动漫,其提高的不是作品自身的品质,而是因为主题的指向性更为明确导致“提高”了读者群的选拔标准。即使是在ガチ百合圈内好评如潮,这种针对某一小群体的创作,因为其基数的严峻,也必然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当然,这可能是我一个外人的误解,如果说错了,我道歉。ガチ百合的覆盖面其实要比同学所说的纯血治愈系要广一些”这句话,我是怀疑的,因为无论如何,ガチ百合的核心主题是单一而且不容更变的,即使就读者群来说,也很难说“ガチ百合的覆盖面其实要比同学所说的纯血治愈系要广一些”。


二、购买力之惑:
       我不清楚核心粉是怎样的。无论如何,以中日两国的巨大人口基数,无论再怎么小众的作品门类,其销量不满一千都是匪夷所思的。我既无精力也无能力统计出百合爱好者的资金流向,我仅仅说明我关于二次元的资金分配。虽然我有时候也和好友表示我看百合,但是我几乎从来没为百合掏一分钱……让我买治愈系的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是乐意的,此外,诸如《在自(双性恋的)新世界》、《秒速五千米》、《哈士奇与王守义》、《文学工口少女(参见某联动作品)》这样的作品,为此多掏点,也是让人心情愉悦的事。还有,原本可能用于二次元的消费,可能流失于三次元的兴趣(比如英国原产地的正品球衣,或者XX山N日游),或者送给了国产山寨货(大珊瑚我就不说了……当年太年轻),再加上纯日本原装货除了修习日文的爱好者,对其他中国大陆的读者,这东西是华而不实的奢侈品,因为根本读不懂(捶地)。
       我想我的消费大概算是一般爱好者比较典型的那一种,不会为了某种二次元产品饿肚子,如果条件允许而且确实喜欢,则购买台版或者大陆版(如果确实有一部百合类作品真让我喜欢,我掏钱也是没有疑问的)。也就是说我是典型的如果调查统计我会在册而几乎不会形成战斗力的人,尽管日本在统计的时候根本不会统计大陆就是了哈哈。我只是说如果,我这种现象代表着日本的一类人,那么ガチ百合购买力低下就不难解释了,因为有太多虽然被算作百合众却不会掏钱的人存在。
       不掏钱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想掏,或者优先投入到更感兴趣的地方。


三、包容性是生存无忧的余裕:
       我个人感觉中国的网络小说和日本的ACG动漫产业有着类似的读者困境,那就是即使创作者有着自己的理想,如果要是想以此为职业的话,那么就要面对自我理想和媚俗作品的二难选择。今天小苹果火了,明天就一窝蜂地出现小橘子、小西瓜、小香蕉……一个果园都能给你凑出来,这样的现象,曾几何时在中国网络小说中也存在着(玄幻、穿越题材的饱和创作)。中国网络小说可以个性,那是因为这些作者投入的只是时间和爱,而不是一切,但是日本动漫产业尤其是动画公司,因为其生产成本的原因,两部作品出错就能让一个非常有名的公司倒闭。这样一来,就必然导致媚俗的作品先上位来解决生存,而一旦靠着媚俗作品挣钱了,投资方就更愿意让这些作品成为下一步的优先选择……毕竟动漫产业的后备消费力是有限的,我曾经看过一篇写轻小说作者人数和动漫公司数、动画创作成本上升的影响的文章(还是轻小说家的自我吐槽?有点记不清了),其实换来的是整个行业的生存恐慌。从这点来说,ガチ百合和经典治愈系都是不利于公司生存的,比起军宅、后宫、BL、BG、萌系日常等作品,ガチ百合和经典治愈系的风险要大得多……这往大了说可以说是整个日本经济不景气都有关的,艰难的时局所致。近两年各种致郁系出现饱和创作,不还是小圆带来的红眼病……
发表于 2015-4-1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nity 于 2015-4-16 23:16 编辑
djlain 发表于 2015-4-16 14:18
首先非常感谢同学的长文回复,很有启发。如果不介意的话,请同学听听我对此的感想吧:

一:首先说同学 ...

由於現在有了清單,針對各個年代的代表作品....
調查Blue-ray DVD銷售量,是可以發現購買力跑去哪的趨勢
雖然有可能到頭來發現購買力這玩意從來就沒存在在於百合系作品就是了


注 : 發覺大部分的老外可能是那種強大YY黨或者追下去就算BG也无所谓的神作党類型吧....
发表于 2015-4-17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前辈讨论的真是热烈,忍不住也参加一下

老实说我也说不清自己是萌党还是百合控
说是前者吧,那些后宫向的,卖肉的,轻改的我基本都看不下去。。。。。。
说是后者吧,我也看BG,少女向,燃番,不少人设偏幼的空气系?百合作也兴趣不大(类似黄金?)
感觉自己更像普通的动画爱好者慢慢在偏向百合一点(近年来?)
早年看过惊爆草莓,当时觉得一部动画居然没有男性角色但也看的很开心
后来慢慢开始喜欢上一些CP,奈菲,静夏,黄泉神乐,响奏

总感觉这时候开始思想上开始有些变化  
比如喜欢上了黄泉之后就开始讨厌那个男主(漫画)
很早就玩了HIME游戏版(见头像,顺便这是个GAL来着)看追加的静流路线看的泪流满面,一路感动的读完,这个完全为夏树的静流简直太帅了,最后结束时不但对男主甚至对夏树都有点莫名的讨厌,只能看南琦老师的本子治愈下。。。。。
说起来和黄泉有点像呢。。。。虽然都很虐心(莫非我是M来着?)
这两年才开始补光美,其实我是当三观正气的燃番来看的

至于购买力,我的二次元购买力都用在一些别的地方了,实在没有多余(奈菲的周边倒是买过不少)(最近买了点光美的画集(不过似乎这和百合搭不上啊)),也许我不是正统的百合控,但是我也爱着百合,看到她们幸福的场面我也会觉得很甜,看到天龙舞这种货色会很痛心(后来甚至觉得恶心(想想是CV的问题吧,还好马上有奈菲治愈我))
最后:各位前辈请多关照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djlain + 1 坚持自己的百合道,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4-1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Z-小莫 于 2015-4-17 09:28 编辑
pnity 发表于 2015-4-16 23:07
由於現在有了清單,針對各個年代的代表作品....
調查Blue-ray DVD銷售量,是可以發現購買力跑去哪的趨勢 ...
我在FB上跟老外百合控攪和也將近一年了我有加2個老外的Yuri社團(社團草創期我就加了)

社團創立一段時間後所謂的YY黨跟所謂的神作黨在社團裡人數慢慢多起來
然後他們一PO文就會被各種打臉
所以到現在社團裡面所謂的YY黨跟神作黨已經少了很多

大多數(60%左右)老外屬於通吃黨
但是這些通吃黨對於後宮YY作品or開頭百合後面BG的作品
他們不會把這些作品歸在Yuri
也不像這邊一樣會說什麼賣百合或是有百合橋段(Yuri Scene)
他們最常就是一句話:It's not yuri (後面可能會接其他句子,通常是在講他們討論的作品)
簡言之,他們對於「作品」的接受範圍廣,但對於「百合」的定義抓的比較死
除了像黃圖這類我們俗稱輕百合的跟沒有爭議的正統百合會算在Yuri之外
其他我們常說的BG裡賣百合等等等等都不會算進去
太友情向的也不會被算進去
因為歐美跟台港陸不同,他們的Yuri是直接跟Les劃上等號的
簡單來說對老外而言,Yuri指的是以Les為主要角色或主要劇情的作品
剩下的40%就不多解釋了,跟這邊的人頗類似

以下是一個打臉文範例↓(原PO貼了一張後宮動畫的截圖,然後被嗆爆)
280461135360105941_n.png
此外有些人會貼一些圖上來問是什麼作品
如果不是百合作的話比較常見的反應是一句:Sad


发表于 2015-4-1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后面这些讨论想到了百合的优势劣势造就了目前这情况。

最大的劣势是真百合的题材问题,性质上只能是偏重爱情的,不然也不叫真百合了,但同样的题材和质量,如果做成bg的话受众更广销量能更高,自然会越来越少真百合了。

而最大的优势就是百合可以作为附加元素依附于任何有女角色的作品,当然这样就重点不会放在百合上,而质量就完全是看作品本身的主题表现,说实在一部做的不好的真百合远不如好看的轻百合,同时百合和萌系的相性是最高的,用来供萌豚yy的角色就和偶像差不多,bg就是污点,所以这业界卖角色的作品就主要成了两种类,后宫男主代入类和旁观百合卖萌类。

综合起来也就是轻百合流行真百合绝迹的原因了。虽然说根本原因是百合死忠太少,但这么少真百合作品的情况将会更难启蒙新百合控,以后也很难有啥发展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djlain + 1 我很赞同
DZ-小莫 + 4 精闢的結論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4-17 11: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对于百合战五渣还是有些怀疑的

毕竟远的有奈菲把BG战士毒猪同逼官死,近的有我蓝沙耶加同逼官死

而想想其他真百合作,是不是这里那里都有些缺陷呢?
发表于 2015-4-17 12: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围很多喜欢奈叶的动不动就是太太我喜欢你,妈妈是我的之类。。。。。。。这时候我总会跳出来表示妈妈只是妈妈的,这些人的购买力完全算不到百合里啊
发表于 2015-4-17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lain 于 2015-4-17 13:46 编辑
jiangpan3000 发表于 2015-4-16 21:51
非常感谢能够得到如此认真的回复,老实说被直接骂一句你不懂也是非常正常的。的确如同学所说,治愈系和百 ...

感谢同学的进一步回复!同学多虑了,同学的回复中并没有对本人造成任何冒犯,反之是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以下是对同学三点回复的感想:

一:关于“ガチ百合的覆盖面其实要比同学所说的纯血治愈系广一些”这个说法,表述上严重不完整,以至于产生歧义,我确实要道个歉……实际上应指“题材的覆盖面更广一些”。毕竟同学所提出的经典治愈系标准,相当于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核心价值(乃至于作家的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不仅是一个分类标准,还是一个评判标准(个人理解,如有偏差请指正!);而ガチ百合只有一个限定条件,即百合度达到恋爱程度,原则上作品的题材是没有限制的,也并不对作品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我之前想表达的其实是“尽管ガチ百合对题材的选择并不像经典治愈系那样有着严格的限制,但相关的作品仍旧是寥寥无几。”正如同学所分析的那样,恰恰是这样一个原则性的条件,将ガチ百合的读者群完全限定在一个小圈内,从而成为一个“MANIA向”的作品类别,作品越是符合其标准,受众广度就越小。这也的确是ガチ百合相较于经典治愈系更尴尬的地方。

二:关于购买力的问题,同学的购买习惯应该说是比较理智且普遍的,不过与日本御宅族群的主流购买方式还是有所区别,相关的情景在各类调查和研究中都有呈现,这里就不展开了……其实之前所说的购买力,也大多是指日本的情况,毕竟国内有着各种各样的约束与不便,难以支持相关商品也是情有可原;但在主场的日本亦是这片凄凉之景,不免唏嘘……

三:关于动画产业的发展现状,同学的描述应该是很准确的。不过,个人始终相信:动画作为一门艺术,现在是它的阵痛期,但终应走出这段困难的日子,重新展现出的包容的力量,再现大众与小众共存荣的美好情景。就像工艺美术,代表先锋、激进、小众的实验工艺,如今不仅在院校体制之下作为教育手段发展得如火如荼,更走入大众视野,在收藏领域展露头角。然而这在那段作坊传统工艺难以为继、商业工艺企业纷纷倒闭或转型、粗劣商品充斥于市场、艺术发展趋于停滞、连国外都屡出“手工艺已死”口号的黑暗时期中,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确实,类似这样的转变,需要产业自身的发展和调整,也需要等待时局的改善等,但同时,也需要大众的觉醒。抛开传统艺术,就拿新兴艺术电子游戏为例,正是大众的愤怒催生了那场“ATARI SHOCK”,这场冲击摧毁了游戏业,却也令其坐在废墟上深刻反思,并重装上阵。一个艺术产业的现状确实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改变的,更不是几个普通大众可以左右的。但是,至少要带着一份警醒,以及一种信念。众人皆醉,那也许就永远不会有改变。

以上这些,确实说的有点远了,早已远离百合或治愈系……由于身处的环境,个人接触过不少小众艺术家,包括工艺美术、绘画、设计、音乐等等。艺术家们的自我坚持,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对于小众的包容性,令我感触很深,也令我坚信小众与大众共存荣是某个艺术门类的繁荣象征之一。正因为如此,动画的现状令人感到了强烈的落差,故有感而发,难免偏激,还请同学多多包涵!



P.S:其实本来我也是ARIA的深度中毒者,曾经都将其列至对自己最重要的五部动画作品之一……直至发生了临近结局的那个事件。也许这在同学看来有点不可理喻,但那件事给我的打击是巨大的,ARIA也不再是那五部动画之一了……可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一部作品能填补这个空缺。
发表于 2015-4-17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pan3000 于 2015-4-17 13:33 编辑
琳玛奥 发表于 2015-4-17 02:33
各位前辈讨论的真是热烈,忍不住也参加一下

老实说我也说不清自己是萌党还是百合控

其实嘛,同学这种现象还是满普遍的,至少我本质是个治愈系控,所以看百合更像是吃甜点?

现今百合番定义泛化后,绝大多数准百合党的诞生,被BG后宫男主恶心过,被肉番恶心过后产生应激反应才是主要原因吧(比如说《好想告诉你》这种BG就很好,但是《日在校园》这种东西请走开)。极端点:少女之间爱不爱无所谓,没有男人就够了,这样的心态,我想对于大多数位于此地的人来说,不敢拍着胸脯说绝对没有吧。“那些后宫向的,卖肉的,轻改的我基本都看不下去”但是“也看BG,少女向,燃番,不少人设偏幼的空气系?百合作也兴趣不大(类似黄金?)”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阶段,毕竟百合所能决定的东西是很少的,作品真正的魅力不在于CP啊性向啊这种余兴上面。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一批不要男主云云的激进党人,按照这样的标准,那么就如前面某些坛友所说,《神无月》、《圣母》等等都是惊天巨雷,而且,静流X夏树也出现在一部明显BG向的作品中,对于这些人来说,这种是算经典不能鞭笞的特殊存在吧,否则出现“《圣母》有未婚夫弃了”、“《神无月》是雷”这样的言论,我是丝毫不怀疑的。还有,居然有人把《水星领航员》当成百合作来YY?《水星》在未来会不会被商业大潮冲刷成百合我不知道,但是从过去到现在,从原作到动画,《水星》没有一天一刻是百合的

后来慢慢开始喜欢上一些CP,奈菲,静夏,黄泉神乐,响奏”……对于某种方面比较敏感的人来说,我在观看某些番的时候总有一种异样感。奈叶X菲特应该是相当经典的CP,但是如果观看第一部的《魔法少女奈叶》,明显制作公司走的是双线,甚至奈叶、菲特只是友情,而某图书管理员的线倒是不能无视。也就是说,奈叶X菲特和整部作品性向的转变,可以说是商业化自主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百合味越浓厚,销量越好。但是这个成绩是所谓百合控的呢,还是被论坛中称为萌豚的群体撑起来的呢?同样的疑问也在看《天才麻将少女》、《少女与战车》中存在,尤其是《少战》,其创作根本就是指向军宅+萌豚的,其业绩也是军宅+萌豚决定的。既然如此,那么这些作品的所谓百合,其实初衷是服务于军宅、萌豚甚至是后宫党的残酷现实,让人对将《魔法少女奈叶》看作百合番持保守看法。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逮捕令》,这部作品从原作到第二季都是纯粹的BG向作品,第三季的所谓“百合”向也根本就是友情而已,手法上是进一步弱化男主中岛罢了,这是一种讨好萌豚的指向性创作,和百合相去甚远。当然,我们时至今日,可以说被商业化扭曲了的《魔法少女奈叶》是彻头彻尾的百合作,但是其推手是萌豚而不是ガチ百合控,当时不言自明的。同样的问题出现在黄泉X神乐上,原作可是正统的BG向,动画化出现了黄泉X神乐,这根本就是商业化的暴力。即使是《樱T》,按照非常正统的看法来对待,将其视为对萌豚、ガチ百合控两面讨好是便于解释的。但是两面讨好的结果,却是两面不买账就是了。


当然,同学还是要倾向于百合的,这是因为你已经在BG和GL之间选择优先保百合了,那么很显然你已经是百合控,而且没有进入极端时期(虽然已经快了)。事实上社会是无数个个体构成的,这其中有BG,有BL,也有GL,太正常了。按照仰慕的心态来交往,那么静流X夏树不会爆发任何矛盾,但是同时这会算是ガチ百合吗?尤其是对于第一代的作品来说,夏树那种鸡皮疙瘩的反应,才是很正常的。“说起来和黄泉有点像呢。。。。虽然都很虐心(莫非我是M来着?)”,不是说越虐越好看不得百合CP过好日子,但是作为看客,其实这份虐心才是精粹。“这两年才开始补光美,其实我是当三观正气的燃番来看的”,哈哈,其实我也看《黑子的篮球》,有时候也在弹幕喊火黑、青黑,但是我从来没当自己是BL控,也从来不认为这部作品是BL作。“也爱着百合,看到她们幸福的场面我也会觉得很甜”这是控百合的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但是“最后结束时不但对男主甚至对夏树都有点莫名的讨厌”这样的心态,让人有点忧虑……请不要讨厌夏树


最后说购买力……无论何时花在二次元的钱都是为自己花钱,所以,个人对资金有着绝对的支配权。财产权是仅次于生命权的重要权利,所以自己觉得开心就好了。
发表于 2015-4-1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nity 于 2015-4-17 12:29 编辑
DZ-小莫 发表于 2015-4-17 08:36
我在FB上跟老外百合控攪和也將近一年了我有加2個老外的Yuri社團(社團草創期我就加了)

社團創立一段時間 ...

https://yurination.wordpress.com ... isode-2-sound-test/

也有可能看到的博客(如上面這個,要翻牆),剛好屬於YY黨或神作黨比例較高的那種...
发表于 2015-4-1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jlain 于 2015-4-17 12:35 编辑
倒在麦田 发表于 2015-4-16 14:45
虽然说是扫雷贴,结果却讨论了很多百合和百合圈的事呢,托此的福,楼也很高了。促进百合事业人人可做,花钱 ...

这要托楼主建造这楼的福呢!个人觉得这个帖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像是300讨论区的“避难所”,其他的很多帖已经无法进行讨论了……

P.S:一说到“真百合”这个说法,突然想到了自己之前写的一个小随笔:
从“硬基”到“真百合”
    今晚和从上海回来的阿U及王总一家,进行了一次愉快的会餐。作为一名资深的BL爱好者,阿U在饭桌上提出了“硬基”与“软基”的概念。他举例了两个词的运用范围:《咎狗之血》是硬基,《武士弗拉明戈》则是软基。这时我向他提问道:据说最近京都出了一部裸男们白天洗澡、黑天上床(但没画出来)的动画,那个算什么基?阿U思考了片刻,回曰:“偏硬。”没想到计算机等级术语也被运用到此概念上来,真是令人耳目一新!通过网络搜索,两个词几乎没有被如此运用过,当时大家就建议阿U应抢注相关百度贴吧:“硬基”吧与“软基”吧。(注意词语正确停顿)
    由于在座的亦有一位狂热的GL爱好者,因此众位把该词也引申到百合范围之内。拿空气系百合举例,《悠哉日常大王》是软百合,《摇曳百合》是偏软百合,《悠悠式》是偏硬百合,《樱Trick》则是硬百合。只可惜,由于符合生理特征,“软硬”运用在以男性为主体的基情领域时,就显得尤为传神。而用来形容百合,就略有些不妥。
    目前在形容百合度已达到同性爱高度的作品时,多用“真百合”一词,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这种用法。“真”取本意时带有强烈的客观定性作用,“非真即伪”。(虽然“真”亦可作为程度副词使用,如“阳绫真百合呀!”,只是在此并非这种用法。)真百合一词,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抗议,是对近年来百合被肤浅地作为一种调情手段,泛滥于各类非百合作品里的鄙视。但若只有女同作品被称为“真”,那么大量还在恋情酝酿阶段的作品该如何形容?“不太真”?“有点真”?显然感觉很不好。如同“硬基”说法的出现,看来还得寻找一个更贴切的词汇来取代“真百合”才行。

想想这“真百合”的说法,还真是带有歧义呢……不过想找一个更准确且普遍认可的说法,也不太容易orz

pnity 发表于 2015-4-16 23:07
由於現在有了清單,針對各個年代的代表作品....
調查Blue-ray DVD銷售量,是可以發現購買力跑去哪的趨勢 ...

嗯……加上影碟销售量确实是个关键的数据参照,比如有些轻百合的商业成绩也不是很好,能从中总结原因的话,也是很有意义……

可惜动画没有像IMDB那样比较靠谱的评分网站,ANIDB的评分未免太那啥……不然若能加上专业的评分也是蛮不错的。

发表于 2015-4-17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是个正宗的百合控,因为有些著名的‘百合作品’实在提不起兴趣去补番,例如食灵零,来自新世界,还有舞hime(bg官配存在感太高,百合cp存在感反而低的原因),那些打着百合旗号却走着bg路线的我实在提不起劲。。。

我也是前几年刚入宅的,不知道是不是百合神灵庇佑,到现在为止都没被一部伪百合雷过,或许是入宅的时间太短(虽然我觉得有五年以上已经算长了),又或许是这几年补旧番的原因吧,大部分的百合作品都已经被工兵扫雷了,所以没踩过雷很正常。。。

但是现在百合旧番补得七七八八了,变成追番党的一员我也是希望在将来不会遇到类似恋研或者天使龙那样的作品,就好像我现在正在追着的御神乐,千万不要在我的百合历程上开创踩雷的先例就好了。。。yamibohk01

我的百合宣言就是:有药就吃,只要不太离谱,绝不挑剔!yamiboshiho
发表于 2015-4-1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iangpan3000 于 2015-4-17 17:02 编辑
djlain 发表于 2015-4-17 12:16
感谢同学的进一步回复!同学多虑了,同学的回复中并没有对本人造成任何冒犯,反之是拓展了自己的思路,学 ...

嘛,说到三次元我在大学上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呢,确实对于小众甚至是将死的小众文化现象,无论是社会还是政府都更有包容性,但其实很多小众的文化现象仅仅是不死就相当不容易了,而且为了保护原生态的样本不鼓励创新求变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一样存在……不过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还不同呐。

坐在废墟上深刻反思,并重装上阵。”其实同学说的阵痛已经发生过一次了,遗憾的是在这次阵痛以后,《百合姬》发生的变化却是与ガチ百合背道而驰的,这种现象确实让人痛心。

相对来说,《来自新世界》的惨败让人直接对动漫读者群体本身都产生怀疑来,唉……所以销量论我也是持保守看法的。
++++++++++++++++++++

其实本来我也是ARIA的深度中毒者,曾经都将其列至对自己最重要的五部动画作品之一……直至发生了临近结局的那个事件。也许这在同学看来有点不可理喻,但那件事给我的打击是巨大的,ARIA也不再是那五部动画之一了……可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一部作品能填补这个空缺。”

百合党有时候把CP啊性向啊看得太重了,不过这是一种喜好,更是一个原则,我说不了什么。《水星》在未来会不会被商业大潮冲刷成百合我不知道,但是从过去到现在,从原作到动画,《水星》没有一天一刻是百合的,而且在作品中甚至没有多少百合(尤其是ガチ百合)元素(如果说客人也算的话,有过两女坐贡多拉倒是了)。祖母和艾丽西亚桑之间的一代就明确了嫁人结局,而阿鲁、晓的态度也非常明确。临近结局的那个事件确实在整体设计上太过突兀(而且欠缺伏笔),但是整个作品的基调从来不是百合的(我甚至是怀疑因为百合党的言论作者大人特意加上的,因为从剧情设计上来说,艾丽西亚桑结婚与否不影响任何事)。大多数治愈系党徒的怨念在于艾丽西亚桑走的太突然太决绝,怨恨未曾谋面的艾丽西亚桑的丈夫也仅仅是一种被夺走了“母亲”(仔细看的话,会觉得社长在扮演婴儿的角色,以突显艾丽西亚桑的“母性”。)或者“前辈”(代入灯里)这样的任性罢了(夺走“老婆”这种的货色我真不想多说)。毕竟“只要艾丽西亚桑不结婚,《水星》也不会完结巴拉巴拉”和“艾丽西亚桑是我的你这脸都没有的渣男巴拉巴拉”这样的人已经没法交流了(笑)。

另:比起“真”百合,其实 “正统”百合或者“经典”百合这样的词汇大概更少争议吧。但是ガチ百合不是各个经典,轻百也不是各个都不经典。“正统”比起“真”要好一些,但也不能完全回避“真”所带来的问题就是了。或者干脆用“传统”吧,毕竟轻百是后来人……
发表于 2015-4-17 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非常感谢楼上前辈的回帖,很多说的太对了,奈叶作为一个一开始有黑历史洗白后出第一季的作品 经过as,ss,女儿篇,到出了个男主被腰斩的战记,确实是因为商业造就的百合作品
不过现在非常温馨非常甜就是了
食灵零当时在原作人气一般的情况下出的前传动画,没想到制作精良人气爆棚,以至于漫画只能顺着动画再把黄泉拉出来抢人气。。。。其实漫画很普通我也没去看过,但是动画质量确实是高(就算除开百合)。。。。
Hime比起上面两个我觉得更加是卖萌党为主了,尤其第二季卖肉的太厉害,漫画更是纯后宫(当时翻了一下就去骂死那个推荐我看的人了)
我只是单纯被静流的爱感动了(尤其游戏版),和黄泉一样如前辈所说,悲剧也算是精粹吧
另外,讨厌夏树也只是当时的一时之气,过几天也就过去了,即使如此我还是喜欢初代组而不是恩爱的二代组
至于光美就是高浓度友情了,反正也没几个男角色。。。。。

作为一个偏向百合的普通动画爱好者,估计还会继续偏向下去的(笑)。。。。
发表于 2015-4-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aeolus039 发表于 2015-4-17 11:17
其实我对于百合战五渣还是有些怀疑的

毕竟远的有奈菲把BG战士毒猪同逼官死,近的有我蓝沙耶加同逼官死

艦C裡面大部分CP也都是同逼官(大北跟赤加賀是最好的例子)

但這不能改變百合控=戰五渣的事實

因為去逼的都不是我們所謂的百合控
发表于 2015-4-17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pnity 发表于 2015-4-17 12:26
https://yurination.wordpress.com ... isode-2-sound-test/

也有可能看到的博客(如上面這個,要翻牆) ...

Yuri Nation也有FB社團

不過我沒有加,從專頁的回覆來看族群似乎真的不太一樣
发表于 2015-4-17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pan3000 发表于 2015-4-17 13:11
嘛,说到三次元我在大学上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课呢,确实对于小众甚至是将死的小众文化现象,无论是社会还是 ...

来自新世界 ...原作小說面對的族群本來就不是動漫族群(面向25歲以上的成人),
所以它的改編動畫Blue-ray DVD的銷售額慘敗其實是可預期的.....
发表于 2015-4-17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nity 发表于 2015-4-17 14:54
来自新世界 ...原作小說面對的族群本來就不是動漫族群(面向25歲以上的成人),
所以它的改編動畫Blue-ray ...

这话说的是不错的,但是在日本这样的国度看动画的本来不应该只有青年人才是。不过我也仅仅是入手小说党,而且给别人看得时候还特意把书腰撕下来让其看起来不是动画片相关产物就是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2-4 08:42 , Processed in 0.14391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