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谈可奈美去救下姬和的初心的话,我认为除开补充设定里面提到的心理,或许可以对比后面讨伐紫时不和结芽继续战斗的选择。这两者共通的特点是,可奈美救下刺杀紫的刺客,公然和亲卫队动手,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径;而如果和结芽继续缠斗下去,可能就会错过阻止大荒魂的机会,也是置周围安危于不顾。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也都能满足自己比剑的欲望。而实际上可奈美只选择了前者,回避了后者。我认为这两个看似相似的情况可奈美却做出不同选择,那就是因为前者其实并不是仅仅为了留下和姬和比剑的机会,而同时也出于她确实看到紫荒魂的一面的缘故。所以后者的实质是她以大局为重放下了和强者比剑的执念,那么前者里同样比剑的执念并不应该会占上风,至少需要加上她对紫的疑虑之类对局势的判断才让她选择出手援救。而补充设定只是确认了可奈美的动机里有和姬和比剑的执念这一部分,但我觉得这不能否认可奈美也有为大局考虑的动机,也就不必说她只是为了自己。
当然,这动机里面有多少对姬和的关心确实也难下定论,但这个时候的可奈美和姬和不过是彼此见过几面的路人,话都没说过一句,可奈美不必也不可能抱着满腔对朋友的热情上前帮忙。而救下姬和之后也是同样,没理由要求可奈美全心全意为了姬和而战斗,此时坚持陪伴并帮助姬和也确实应该还是出于前面所分析出的动机。但是随着故事不断发展,陪在姬和身边的可奈美是否还只是保有这初始的心态而没有考虑过姬和呢,我觉得如果断言不变其实也是没有道理的吧,否则这集为姬和的哭诉也就很突兀了。
至于前十二集可奈美是如何开导姬和的,就山里那段不是很明显了吗……首先是从姬和要和可奈美分道扬镳到姬和终于认可可奈美的陪伴,然后是可奈美说服姬和接受艾莲和薰的援助,这些不都是可奈美引导姬和敞开自我的过程吗。而至于羁绊有无的话,这个还要怎么明说嘛明明打完湍津姬之后两个人躺着都还互相牵着手
而说起姬和的成长变化,确实姬和直到现在还是选择牺牲自己,但是这一点要和孤身一人区分开来。之前我强调的是她孤身一人回绝别人的好意,对应到现在的情况应该是这集里她在伙伴表示支持和鼓励没有选择逃避,说明她已经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和善意,这也是和她心态改变吻合的。而至于牺牲自己,其实只是可奈美在梦里所说的,姬和认为自己一定要做些什么,这可以认为是和大家并肩作战才给自己加上的责任。所以区分的重点还是在伙伴伸出援手之际她没有拒绝,这个比起当初她回绝可奈美,回绝艾莲和薰的时候,还不算是成长吗。
再谈姬和复出的问题,首先姬和责任感强这一点是不对的,从第二集她和可奈美遇见荒魂的时候第一想法是要回避就可以知道,其实她并没有多少关于刀使的责任感,她拿起御刀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母亲的遗恨。而母亲的遗恨也只包括没能阻止当年的灾害,所以这次她自以为成功封印湍津姬,其实已经解决了这个心结,她自己也承认完成了母亲的夙愿,并且烧掉了母亲那封信。提及消灭湍津姬的本体时其实并没感觉她有那么强烈的愿望,毕竟一没门路二没动机,这不能构成她复出的理由。所以姬和应该有其他的考量,我所认为的就是因为对伙伴的不舍。当然这也算是个人的推断,感觉出这一点是由于她在校长走后对着母亲遗像的沉思,觉得里面就蕴含着她从仅为母亲遗恨而到如今生出新的前进方向这一微妙的心态。而既然其他因素都被摈除了,那这一部分我觉得就该是她复出的主要原因,也是她后半故事里行动的基础心理。
至于可奈美对于剑术的态度,她确实是认为对手都很强,但是这个很强本来就不是实力强于她的意思啊,毕竟所说的那些很强都败在她的手下。她提及很强只是对剑术客观的评价,并非出于比较的心理,而对剑术客观的评价则是出于她对剑术本身的热爱,而不是靠胜负来判断剑术的价值,所以她才会和朋友不断比试,她享受的就是比试本身剑术本身带来的乐趣。否则说和舞衣过去一年半的对阵还觉得舞衣比自己强才继续比试……我觉得这个想法也真的是太扭曲。
还有关于可奈美和人五五开,她并不算是因为害怕没有对手才和人打成五五开,而是因为想要见识对手更多的招式和技巧才不直接战胜对手。第一集她和沙耶香对战的时候就有一段心理是:好好听,好好看,好好感受。这个应该是反映出她在意的就是对手的一招一式。但实际上这些招式对于能稳稳接下每一剑的可奈美来说其实是不会有压力的,只有不知情的旁观者才觉得可奈美和对手打的险象环生,也就成了五五开。当然可奈美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新阴流的特色,读取对手并思考,所以她能做到适应对手去战斗,也就是所谓无意识压制实力了。
但是总体来说,可奈美的做法并没有给周围带来困扰,就算通过补充设定或者根据片中行为分析出她性格中确实有冷漠自私的一面,但也并没有所说的那么严重,因为她的温柔在这之上。就如同上面所举的例子,冷漠和自私是会为可奈美其他所珍重的事物让路的,那么既然如此我觉得也无所谓变化这一说,后半故事只是将她的形象复杂化呈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