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救我下树 于 2017-7-5 10:56 编辑
此文是笔者整理硬盘时看到圣母动画,花了一天回顾了一下动画之后整理的一些笔记感想,被人说“没人爱看”又“意味不明”的产物。 虽说这样但单机版的废文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发出来好了_(:з」∠)_ 内容大致是圣妈在全局设定上的一些罗列和整理,尤其从学园的姐妹制度这个角度反思了一番。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个体评价、桥段赏析、情感分析。为节省时间,一些断言也没有举出相应的具体用例(。 不算圣母的热衷粉,当然也不是黑。用词尽量无色彩,没有额外的讽刺或者赞美的意义。深知仍难免主观臆断的冒犯,因此先为此阅读体验赔个不是。请恕在下才疏学浅,观点狭隘,行文恣意。
剧作掠影
基调:纯洁的信仰。学校深厚的基督教背景。 背景:圣母玛利亚的凝望。圣妈在看。老大X在看。 主体:在神制的基本信仰前提下,宣扬以顺从包容为基本点衍生的各种美德,以构建教化共荣、稳定传承的人际关系。 合理性凭据:体制<-->文化的相互依赖与催生。依赖女性间的柏拉图式爱情,即泛百合关系链来实现关于高等社会推崇的知识礼仪的承接与传授。 操作关键点:在于体察人际关系的丰富层次。谨慎观察,把握忍耐/理解/包容的度,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使用各种处理手段,以柔化为主,以使个人与集体取得win-win的平衡。
重点冲突场景:缔结契约(邂逅)、终止契约(分离)、相处分歧(通过各种活动),体制本身的合理性与判定尺度(白)。以缔结契约(红白)、终止契约(黄)为经典事件。 矛盾根源:个性、家庭背景。 成长聚焦:迂回的坚持、放眼全局的责任感(红)、忍耐与妥协(黄)、集体与他人之必要性(白)。 负面情感:嫉妒、盲从、恐惧、偏执、忤逆。 过度的惩罚:不被允许跨越的规则边界(白)、人与人之间健康共生的必要界限(黄)、自我满足与回应外在责任的界限(红)。
何种世界
Who 人物族谱 红四人:水野蓉子、小笠原祥子、福泽佑巳、松平瞳子 白四人:前代、佐藤圣、藤堂志摩子、二条乃梨子 黄四人:鸟居江利子、支仓令、岛津由乃、有马菜菜
纵5代,横分布13233,最多3人,总共12人,主要人员的关系性足够丰富。
特色门阀 红:领路的正统大家,有着统领全局的责任感,也会发展匹配的能力。直接间接相关各色人物众多,实际氛围类似沙龙。注定会在俗世发光发热的一群实干家/有势者。 黄:有直奔结果的精明、想要的绝不手软,征服欲、胜负心都很强的一群。关系稳固虽毋庸置疑,东风西风之争从未停止,实际氛围类似家庭。亲近归亲近,但基本自行其是的有能力者。 白:靠抽象和灵感相认相知,偏执于自我的精神空地,世俗永远排在追求后面。实际氛围类似派别。聚散来去虽然看得比较开,也挡不住时而多愁善感的艺术家。
相关人物 学校社团(需要经常配合工作的新闻部/摄影部,有成员参与的戏剧部/剑道部)、家庭(表兄/弟/姐/妹/父母/祖父母)、校友(两对发生过矛盾的老太太)、相邻男校生(柏木学生会)。 红:家庭背景介绍最多,四代人有三代人的背景被详细展开,且相关人物关系复杂,与主线发展关系紧密。 黄:家庭均略有介绍,自成门户,背景与行为成简单线性因果关系。 白:各自家庭几无介绍,除剧情和设定必要交代的内容。 次要人物大部分来自学校和家庭。家庭背景人物有着相当占比和分量,且关系较复杂。
搅局者 红同级生(藏祥子红色卡片的那位、可南子)、白夹层生(蟹名静黑蔷薇)、黄社活生(剑道部两次找到黄色卡片的田中)。 因其门阀特色的不同,搅局者的身份、目的与后续发展也各有特色。 红:狂热粉丝—>平行路人。 黄:竞争者—>竞争者。 白:神经病—>知音朋友。
较少描绘的形象:教师。 体现教育自发度高,靠体制所产生的由内而外的自觉性。
转入生:水野蓉子,二条乃梨子。 面对众多特色规则,蓉子的巧妙融入,乃梨子的不以为意。
转出生:水野蓉子,鸟居江利子,支仓令,黑蔷薇。 终究未能满足,向外伸展的探索者。
Where 学校:圣母像前、蔷薇馆、教室、温室、体育馆、社活室。 家:祥子本家、度假别墅、祖母家;佑祀家;瞳子家、祖父医院;支仓岛津二人家;志摩子所在寺院;柏木家。 其他:新干线、商场、游乐园、意大利旅行。 When 新年、情人节(寻宝)、学园祭、新生欢迎(玛利亚节)、暑假、修学旅行、比赛(剑道)、运动会、圣诞节
可见活动的时间地点都简单、传统,与一般校园剧无异。 特色是:贵族豪宅、姐妹制度、宗教背景。
蔷薇家族:柏拉图&家天下
how 关键特色体制:姐妹仪式。 仪式意义:为关系赋予情感甚至宗教等郑重含义,进一步加强了等级结构之合法不可抗性,在特定人群中可使关系拥有超越一般语境的认可度。
从集体管理角度,以指定直接负责人这种方式可减少管理难度。固化等级后,能更有效率完成自上而下的调教任务。 从个体角度,实则是一个包括双重意味的关系: 1、类似“传宗接代”的纵向继承链(满足体制要求、客观匹配) 2、类似“找对象结婚”的横向个性选择链(满足个人选择、主观偏好) 实际关系可按个人偏好,通过勾兑不同浓度的双重意味实现个性化。但与单纯二人间的柏拉图式关系不同,姐妹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白的症结)。
what 官方指定指导内容:名为礼仪教授,实则在团体生存的人际交往技能培训和彼此身份认证。后辈向前辈模仿学习,在上层社会和集体社会生存的必须技能,包括融入集体与他人合作、待人处事的常识、社交礼仪的规矩、掌握平衡个人诉求和社会要求的手段。(白先代与水野蓉子的思虑) 延伸:真诚而融洽的关系可进一步升华为超越校园语境的稳固联盟,共建资源共享圈,以佐今后发展。(红的戏份从校园一路延伸到家庭;阿姨老太校友也或多或少表现了该体制的时空影响力)
Why 蔷薇家族:集体领导的集权制。 三股势力在严格等级体制下最大程度实现了民主性多样性。除一般学生会职能外,还有精神表率的作用,实现德治。 对于加入蔷薇馆的成员,言行举止的影响力已非个人问题。因此必须在某一般意义上“合规”、有说服力——好看、有能力、有声望、有关系等,并加以保持。
最终理想形态:家天下。 以姐妹为最小结合单位,进而组成亲族团体,进而形成更大的功能性集体。 个人明确在团体中的位置、履行岗位职责、负担相应责任,与此同时契合个人个性的特征。
制度评析
优越性 1、正当。几十年的持续输出“品行优良的上流女子”。通过经久展现经实践证明的、受人尊敬的成果,向外证明该体制存在的正当性、高效性。 2、自洽。其他环境事件几乎不对体制产生本质影响。大部分矛盾终可自主消化的能力,体现体制的完备,间接证明其本土解决方案的正确性、优雅性。 3、秩序。对传统规则的学习/维护/执行/交接。在大小事项的执行细节处做足文章,进而在逻辑理性层面上展示整套程序运转的可靠性、完备性。 4、全面。不易遗漏该集体社会的任何一个成员。所有成员健康生存的保证。 5、细致。兼顾社会性与个性两方面的发展。每个成员茁壮成长的保证。
问题 1、姐妹制作为贯彻思想的手段虽然表现很好,但作为管理人才的筛选与培养机制,稍显力不从心。对于管理人才的条件要求比一般情况更苛刻,而选择的标准与手段同样的模糊。结果就是以三家联合领导作为人才缺口的弥补方案,还常有劳动力捉襟见肘的问题。 2、权力集团垄断,阶级固化,另外的上升通道舆论代价大收益小,流动性弱。上精英下盲从。(水野蓉子的愿望) 3、公私问题易过于上纲上线的捆绑,界限不甚分明。 4、一对一关系失衡偏差,进而衍生的道德风险。
结语:成就与局限
圣母独特之处在于虚构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优雅世界,然私以为圣母长久的生命力却是源于姐妹制度并非完全虚构。正是因为其并非完全架空,有现实落地的可能,其故事方足信服。姐妹制度的现实意义即——首先必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则必以教育出某种特定的才德为宗旨。而有一定实践的体量才能积累出底蕴,进而生发出相应的文化。 而产生的文化氛围或细腻或悠长或严厉或保守,都必能追溯其自成体系的缘由,再对其体制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姐妹制度是部分女校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其存在本身值得玩味,产生的独特文化也值得一览,然其制度设立的考量必有功能性侧重。“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因此,圣母整体的氛围缺少自由竞争,比谁拳头硬的直接原始活力,畅快爽感;也牺牲了强烈冲突(两害相权)导致的故事性,以取得亲和性;因其内在的保守,故而整体环境更易出现人云亦云的盲从而非促进个体思考。这不是找茬批评,只是对硬币另外一面的评述。
现实的世界是循规蹈矩和冒险投机的杂糅并行,单一体制不足为凭。圣母的魅力在于用想象力带读者漫游了一个可能的体系,经由姐妹制度充分演绎了女性间情愫之充沛与复杂,变化之来去情理。但人与人关系的可能性完全可不拘于此,姐妹制度之外的世界必也有着额外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