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
查看: 2707|回复: 10

[其他] 你觉得在动画产业里应该把画师定位成创作者还是制造者呢?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6-2-1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白箱》22话里那段绘麻跟3D妹子在办公室的深夜谈♀话之后,我终于真正明白那些画师们到底在做什么了!画师首先是对某个场景或人物要有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画笔把这些感受成形在纸上成为画面,最后通过画面把这种感受传达给观众。也就是说,至少《白箱》里描绘的画师是创作者的形象,是通过画笔来表达自己心里的意象。先有自己的感受,然后才有画面,所以绘麻要先去跟喵星人亲密接触找感觉,哥特萝莉也要先去玩COS找感觉等等。

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作为创作者的画师想要表达的感受跟目标观众看到画面时体会到的感受是否一致呢?即便是未加工的真实情景里同一场景不同的人尚且有不同的感受,何况是经过创作者艺术加工后的图画呢?(心理学上的主题统觉测验就是尝试根据同一画面的不同解读来分析人的心理的)在《白箱》里,我看到画师们的作画是否PASS要看原作者、作画监督等同为业内人士的评价,但一直都没看到作为客户的目标观众的看法,而在《白箱》里一个将阿利亚原始人设和最终人设放在一起对比的画面里,就有好几条弹幕说反而觉得原始的人设更好看。当然画师个人的感受未必跟观众的感受是对立的,甚至可能它俩是完全吻合的,但毕竟来源不是来自目标客户的感受,指望它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是否合适呢?几条弹幕并不说明什么,但作画过程中没有来自客户的反馈,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呀,这让我想到是不是这种创作者的作画思路本身并不适合商业化的动画产业?

作为创作者本身是不用去迎合观众的,但作为制造者是要按客户需求制作产品的。《白箱》里的画师是按自己的方式作画的,而这样的话动画销量的一部分就是看这个作品的目标受众是不是满意画师的个人画风了。?我不知道前期有没有做市场调研,如果没做的话那么就像是纯粹看运气或者听天命,能卖多少是多少的感觉了。我觉得更好的方法应该是弱化画师的个人色彩,而是直接按观众的喜好去制作画面,比如说《白箱》里那个阿利亚的人设,完全可以放网上让观众投票来决定嘛,改来改去合了原作者的心意却流失观众的话感觉就本末倒置了。


之前我很奇怪为什么画师们甚至连尺都不用就直接开始作画了,现在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就明白了。画师们要表现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自身并没有确切的感受,那什么工具都没用;而有了这些感受之后,画师本身并没有尝试去量化它们,将它们与图画上各个线条的位置关系等数据建立对应的关系,而是凭感觉直接就画了,所以尺这种测量工具对画师们并没有什么用。但从制造者的角度看,精准的测量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那是设计而不是创作画面使目标观众产生特定的感受的。个体的感受能否量化暂且不论,但群体的感受是可以用统计的方法去量化的,比如眼睛的大小跟“萌”这种感觉的关系,同一张脸分别画不同尺寸的眼睛,然后统计观众的萌感,设定萌度1分到10分看看统计结果是几分,选出分数最高的尺寸以后就直接照着画了。当然实际应用里面会复杂很多,但这个思路我觉得是合理的。毕竟商业动画是要卖出去的,直接按目标客户的统计数据设计制造,感觉比按画师的个人感受创作再指望观众买账要靠谱啊。


所以说我觉得一个画师,作为个体的创作者可以随便怎么画,但作为动画产业的一员还是按客户需求去制造图画更合适。画师在画商业图画时,更多考虑的应该是怎样画能激发观众群体的共同的感受,而不是表达自己个人的独特的感受。所以画师重点要做的,不是将自身置于某个场景来找自己的感觉,而是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来了解他们是怎样去感受的。尤其是目前还做不到像《白箱》里卖原画的小女孩那个场景里面,设定程序用机器人批量生产原画的时候,更需要画师发挥同为人类的优势去了解作为人的目标客户,去制造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图画。不光是画师,整个动画制作团队,如果制作动画的目的是获取商业利润(而不是展示情怀啊逼格啊之类的),那么按客户需求定制才是最关键的。《白箱》里不知道是没画还是真没有,《三女》制作团队去了各种公园考察军事装备,却没有探访作为目标客户的军宅,听听他们理想的动画是怎样的,我觉得从商业角度看,这正是他们动画制作的不足之处。


总而言之,创作者是以自己为主体,制造者是以客户为主体,所以我觉得动画产业里画师更应该定位成制造者,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发表于 2016-2-11 1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認為是制造者呢,因為畫師並不能自己創造劇情出來的吧
发表于 2016-2-1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制造者,画师的主要还是绘画能力,画师只能画出人物的外观,但是无法赋予人物内心,赋予人物内心的还要看原作
发表于 2016-2-1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照一下那些按各种客户的任性要求把自己的作品改上十来百变的设计师……
虽然不是灵魂的锻造者,但是是把灵魂装到能够表现这个灵魂特质的躯体里的人。
发表于 2016-2-13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楼主我真是服了你了!你这打了这么多字,用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成份(什么心理学啊商业啊之类)最后绕回你上一个主题.
楼主上一帖:他们为啥不用"尺子"画?
这一帖绕了一大圈:我明白了他们为啥不用"尺子"画,但他们完全可以用"尺子"画,他们就应该用"尺子"画,===>他们为啥不用"尺子"画?
或者是我没能理解楼主想要表达的"尺子"?楼主到底想表达的是啥"尺子"
尺子尺子尺子尺子尺子
尺子尺子尺子尺子
尺子尺子尺子
尺子尺子
尺子
不行了楼主的尺子大概是把云尺绕得我太晕了,我得闪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 收起 理由
坟头纳彩 + 1 你太可爱
qzai + 1 本来看热闹的非要自己当主角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2-1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制造者吧
毕竟剧情才是灵魂
发表于 2016-2-20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感觉是制造者
发表于 2016-2-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欸噜……论坛里也兴垂钓的?
废话连篇,嘈点满满。你提出的方案没有现实可行性,尤其没考虑工作效益。
用尺子浪费时间效益低没有必要,这么简单的逻辑要扯什么“内心”,强行卖萌也不是这个卖法。

观众对动画剧本人物设定都不知道,还让他们选。毫无疑问作监比观众更专业,考虑更周全。动画一周播一集,统计耗的时间你想过吗?参与投票的人未必是观众可能是竞争对手以及无关人士你考虑过吗?为何思考问题如此片面?

个人动画可能一个人承包各项工作,但TV动画是动画公司的一堆人做的。动画做出来是制作公司的风格。京都风格明显,观众老吐槽,它就在寻求突破尝试不一样的风格。风格单调迟早会被厌倦。

全文说了好几个不同的工作岗位都用画师这个词概括了楼主你知道吗?你说的画师到底是哪一个职业?

人设由人物原案负责,脚本写出剧情大致发展走向,编剧将其具体化。
分镜负责人画分镜(镜头的动法,比如腿移到头部这就是一个分镜)
原画师根据分镜画关键帧(动作设计、排帧、布局),比如跑步喝水之类的动作,并不能把画得个人化而脱离要求(否则作监会把原画退回来),动画整体也会盖掉原画师的个人特征。厉害的原画师的特征无法完全掩盖,寻找这种个人特征就是作画厨们的爱好了。
动画师画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的动画。
作监检查动作是否到位,人物造型是否画错,防止不同画师画的同一个人物差太远,作监不同也会使得人设画风有小差异。如果某一集作画监督特别多,多半是这一集原画质量十分糟糕,作监修在期限内不完(外包的原画经常崩)。有时候作监修正原画会整张都自己重画。

后面还有上色特效摄影之类和音响音效配音就不提了。

所有工作由监督(就是导演)把握,从分镜原画到声音效果,一位监督甚至可能完全不会画画,也可能比原画师画得好。
楼主标题问的分明是动画监督。文里写的却是人物原案、分镜、脚本、原画等一系列人员的工作。

白箱认真看了吗,这些都没分清楚也跳出来胡乱指点动画制作不足눈A눈
发表于 2016-2-23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白箱那充满梦想的世界观设定,个人认为每位有份参与一部动画的员工都是属于楼主所说的创作者,如果说是制作者的话,那么结局那部分就会出现武藏野盲目地遵守着原作者的剧情——亚里亚不再飞翔;又或者是原作者任由武藏野任意篡改他的作品,导致再次出现原作者的前部作品的失败(忘记叫什么番名了)。。。

唯有创造者才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再结合各方面有份接触这部动画的想法,包括我们这些观众!这样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在我心里白箱这部番所表达的核心就是融合了所有人努力的精华继而诞生出所谓的佳作!
发表于 2016-2-24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想說樓主看了白箱這動畫竟然還看不了解動畫這行業

不...應該是不懂製造及產品設計(原作)這行業。

发表于 2016-2-24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到底还是尺子的问题


要我说,你干脆理解成画师自己就是尺子,是工具

用“尺子”的人是写剧本的那个人

他用“尺子”画出了你想看的动画





你问我笔在哪里?“笔”是谁

我告诉你,虚渊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2-3 11:56 , Processed in 0.0820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