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3|回复: 0

[漫画讨论] 关于恋死最新话的小随笔

[复制链接]
阅读字号:
发表于 2025-7-15 2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便写点
洛拉一开始努力学习单纯是因为"只是稍微努力一下就能成为同学的榜样,而且能获得老师的夸奖",在自己超强的天赋与持续的正反馈下把学习视作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后来进入战场后,这样的思维让她把击杀的人数当作量化自我价值的数字,因此才会说出"好歹我也干掉了一个人呢"这样的话,这并非麻木,而是她自始至终就没把人命当作人命。
另一方面,这句无心之言也使席娜彻底将洛拉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漫画中席娜刚想伸出手帮助洛拉又因为这句话缩了回去)。席娜既无"杀人"的天赋,也不愿杀人,始终回避着魔法与战争。因此,从一开始席娜和洛拉的隔阂就已经存在。强大与弱小的隔阂是表层,观念的差异才是最深层的隔阂。后来的送花环一事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隔阂,让席娜愿意主动去了解洛拉(不过这里席娜仍然在回避着现实,二人观念上的隔阂依然存在,从"明天的训练也要加油哦"后席娜的反应可以看出),但在洛拉打断席娜的话并提出要去繁花盛开的中庭练习魔法时,席娜又打消了了解洛拉的念头,因为洛拉的话在她听来简直无法理解:花园里有美丽的花,而你竟然想把花踩在脚下,练习杀人的魔法?在席娜看来这是对生命的漠视。尽管如上文所述,洛拉并非漠视生命,只是没有注意到生命。在洛拉这番话说完后,席娜想表明自己的观点,即不应该践踏、无视生命,但由于席娜内心的懦弱,这句话终于没有说出口(如果当时席娜有勇气说出来,这应该会是两人真正互相了解的一个契机吧),转而以一个无关紧要的理由劝阻洛拉。这未能说出口的话语也反映了席娜矛盾的内心:想拯救生命却没有勇气,蔑视战争却无法阻止。其实与其说无法阻止,不如说不愿阻止,席娜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弱小,想要抗争,想要改变,但改变自我何谈容易,席娜外在的弱小逐渐内化为内在的懦弱,与其痛苦地抗争不如舒适地活着,她接受了自己的弱小和懦弱,面对自己能阻止的事也不愿拼尽全力去做了。但最后的劝阻也说明席娜的内心还是纯真善良的,只是在大家对战争习以为常的态度与席娜自己的懦弱之下,她不再纠结孰对孰错,而是以一种近乎自我保护的心理回避这些问题,后来对洛拉的关心,我认为也是出于对这种"逃避"的愧疚,希望以帮助那些"没有逃避的人"的方式赎罪。至此,开篇那个"只想过好自己平凡的生活"的席娜才终于形成。
说回洛拉,12级的时候在学习上对席娜的帮助可以看出她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抱持着和美美一样的观念,即弱小者理应由强大者保护。从席娜被击中后她的反应来看,她也绝非那种薄情寡义的人。但长大后她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时时刻刻面对着死亡,而席娜和其他同学却躲在教室里高枕无忧,包括之前席娜拒绝和她一起练习一事,让她产生了强烈的责任不对等感,与同级生实力上的巨大差异也让她愈感孤独。从前"弱小者理应由强大者保护"的观念和责任感与这种责任不对等感和战争的痛苦强烈冲突,而"真羡慕你如此弱小"就是这种内心冲突的外显。但最后,洛拉还是选择了担起自己身为强者的责任,对席娜这样弱小的孩子的怜惜压过了其他一切,她选择独自承担战争的苦难。
美美与席娜能相互了解,一方面因为席娜的成长(这其中又有许多影响因素,洛拉的死对席娜观念的冲击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因为美美的率真,缺少其中一个就会重现洛拉的悲剧。
说是随便写写,结果成了一千多字的小作文。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笔力,在如此短的篇幅塑造了两个极其立体的人物形象。在当今越来越服务向的日本ACG创作圈有着想要表达的内核,有着超越感观刺激的表达,这大概也是这么多观众对恋死情有独钟的原因所在吧。最后附上小情侣美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百合会 ( 苏公网安备 32030302000123号 )

GMT+8, 2025-7-17 07:43 , Processed in 0.035670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