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中的百合故事
本帖最后由 幻想乡之住人 于 2012-6-19 21:04 编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年纪比我还大的、散发着一股霉味的《平家物语》
发现其中有一篇故事就是个赤裸裸的百合故事
出自第一卷 (六)衹王
大意如下
有一对舞女姊妹叫衹王和衹女,她们的母亲叫刀自。当时权倾朝野的平清盛十分宠爱舞女衹王。
后来在京城又出了个有名的舞女叫“佛”,她自告奋勇的去平清盛宅,清盛本不想见她,但是衹王
可怜她,叫她进来了。不想在佛的表演之后,清盛立马移情别恋,把衹王赶了出去。阿佛拦都拦不住。
后来甚至还叫衹王跳舞,唱歌给阿佛看。衹王不堪屈辱决定出家。妹妹衹女说:“姐姐倘若投水,我也
投水,原来约定了的,现在遁世离俗,我也绝不落后。”也跟着出家了。母亲刀自见到两个年轻的女儿都
出家了,便也削了发。于是母女三人隐居起来修行。结果那年秋天七夕之夜,三人忽听见敲门声,正以为
是谁时,竟是阿佛在门外。她说自己因为衹王的美言才能被叫回来,没想被留了下了,真是可悲的事。知道
母女三人出家后到处找寻,也准备一起出家修行。于是两人冰释前嫌,这年衹王二十一岁,衹女十九岁,
阿佛十七岁,刀自四十五岁。四人同住一处修行,直到往生。
以下是无责任猜测
阿佛也许一开始就是以衹王为目标才想要去清盛宅的。
衹女一副与姐姐同生共死的样子正是令人动容啊。
七夕节是什么日子,原文是这么写的“双星渡河,世间男女在楮树叶上书写相思之意的时候。”说白了就是情人节。
阿佛挑这种日子去找衹王不就是表白嘛!
结局是母女,亲姐妹,加4P? 凄美的故事,四人隐居也未必不是另一种意义的goodend
不然她们这么年轻,清盛肯定会早早死去,而清盛死后平家马上被源家灭了,如果那个时候3人还在侍奉平家的话,下场必定凄惨无比
非常同意lz的第一个看法啊。。佛根本就是冲着衹王去的啊。。。
。。同ls的。。死人隐居也是一种he吧。。 淫荡无下限滴蛋 发表于 2012-6-20 1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非常同意lz的第一个看法啊。。佛根本就是冲着衹王去的啊。。。
。。同ls的。。死人隐居也是一种he吧。。
囧。。是四人啊。。。打错了。。汗 所以這是個四人都出家隱居的故事XD 我认为是四个人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的可喜可贺的故事XD LZ的分析很中肯,也很有意思。
当初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愣住了,毕竟平家物语里都是讲的都是比较正统的事情,但看到这一节时,自动开启百合视角的我还是感觉到了异样,总觉得这几人之间有奸情{:2_223:}比如说是佛对衹王的追慕,从平清盛的家宅一直追到了三人隐居的柴庵,本该是正享荣华富贵的十七岁,却甘愿放弃一切,偷跑出来向衹王忏悔道歉(其实你半点错都没有,错的是那个老牛吃嫩草,薄情寡义狼心狗肺的平清盛个死糟老头子),并希望对方能够收留,这之间没点异样的情愫打死我都不相信。而衹女和衹王的姐妹情深,不离不弃也很感人。衹王不堪受辱想投水自杀时,衹女表示愿意生死相随(好在最后两人被刀自给劝了回来):后来衹王选择出家,妹妹祗女说:“如果姐姐投水,我也投水,原是约好了的,现在姐姐出家离俗,我也绝不留在俗世。”,就一起出家了。有妹如此,夫复何求啊!不过还是没有LZ看的仔细,没想到佛投奔衹王的时间居然选了七夕,很有心啊!
而且就结局而言,虽然庙中清苦,四人的死期也有迟有早,但没死于刀兵之下,也算都有了善终,而且四人能在一起的话,即使是出家隐居,生活清贫,但在那乱世,何尝不也是另一种别样的幸福呢 比起在权力者手下按脸色生活 四人隐居绝对是HE啊
有时觉得 现在再去看没觉醒百合眼时的东西能发现很多新东西啊www 就是,一个糟老头,还号称出家人,还玩一朵梨花压海棠,死不要脸 本帖最后由 紫萍东郭 于 2012-6-29 16:32 编辑
不错不错!之前就看到有人说这一段是温和的女性主义,楼主这么一说,确实百合嘛wwww另外七夕这点亏得楼主这么细致wwww啊,顺带一说,其实我正在写有白拍子登场的(百合)故事呢~
用平家物语上的话说:这也是殊胜的事情,让人不禁感动地落下泪来,沾湿了衣袖呀~ 看平家物語,全同情後期平家滅門的遭遇了,並未對這段細緻考慮,當時只是覺得,日本受佛教遁世影響非常重,整部小說都有很多地方體現。
页:
[1]